他们纷纷应和道,陛下,草民也愿意出资十万两银子。
草民愿意出资十五万两。
草民愿意出资五万两。
草民......
在这些富商说要捐献银钱建学堂的时候,张凝掏出小本本记了起来。
她心里也在微微咋舌,要说起有钱,还得是这些商人。
一二十万两银子出出来,眼睛都不眨一下。
记了好一会,十几位富商的姓名和府邸还有各自捐献多少银钱,就记得清清楚楚了。
顾安然点的菜品已经全部上上来了,他们也不好再打扰,都礼貌的告辞了。
陶望堂跟在这些商贾的身后,将他们送到了酒楼门口。
荀秋英双手抱剑,英气十足的问张凝,他们一共捐了多少万两银子啊?
张凝算了一下后回道,一共一百六十五万两银子。
这么多银钱,别说在镜湖城建足够的学堂了,还可以在其他城建不少公立学堂。
顾安然笑了笑,陶望堂这个人,向来是十分上道的。
君臣三人才落座,陶望堂就从外边回来了,他看着顾安然,笑容谄媚。
安......陛下。
顾安然勾唇笑了笑,就叫安然,不用见外。
你有话说,就坐下来一起吃点。
陶望堂确实有事要求顾安然,所以顺势坐下来了,不过一时没有说话,等顾安然开口。
顾安然转头看向陶望堂道,这次给学堂捐款的事情,你开了个好头。
陶望堂虚心道,为了孩子们,这都是应该的。
顾安然似笑非笑的看了她一眼道,我其实在想,你给镜湖城捐款数次了,每次数额都不小,你不会被我薅秃吗?
说起这个,陶望堂相当自信,陛下放心,秃不了,下次镜湖城需要,我依旧会捐。
而且,南方彻底平定下来了,各项生意都进了正轨,钱只会越来越多。
顾安然,......
好吧,是她多虑了,她对陶望堂到底多有钱这件事情,简直一无所知。
顾安然摸了摸鼻子,换了个话题,你的三个孩子,找到了学堂上学了没有。
陶望堂等的,就是顾安然这句话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