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这个文名震撼住了。沈瑜看了这么多年报纸,敢说寻遍天下各州都绝对找不出第二个这样起名的!
翡不琢?他喃喃道,我记住你了,猛士。
沈瑜已经打算之后和友人们分享这个笑话,端起报纸认真看了起来。
然而第一段读下来,他便愣了。
等等,这是什么写法?和文名一样从来没见过,但格外吸引人。
沈瑜心中挣扎,不愿意承认自己被一篇末流版面的小说吸引住了视线。他做贼似的瞧了沈若伊房门一眼,见没动静,咳嗽一声,继续往下看去。
反正没人看见,自己看完不告诉别人就行了。
一刻钟后。
沈若伊终于拾掇好,一打开房门,就听见自己亲哥一声高昂的:岂有此理!
这个柳氏岂有此理!岂有此理!!还有这高源,算是什么良才!畜生,薄情寡义!
沈若伊:?
柳氏和高源是谁?
只见沈瑜竟然拿着一份报纸,在房间里来回踱步,骂得十分投入。见沈若伊来了,脚步一顿,快步走来:你来得正好!我正愁找不到人一起看骂呢,你快看,以你的性格,肯定会喜欢柳玉钗!
沈若伊:??
柳玉钗又是谁?
天啊,她哥不会看话本子看得疯魔了吧!
《春庭报中旬》发表的几天里,这样的对话在很多地方发生着。
五日后,英台派分舵。
吴丽春坐在桌案上,面前铺着一大堆纸页,上面密密麻麻记了许多数字。
诗千改则站在对面笑道:怎么样,我没说错吧?
五日前,就名字问题谁也说服不了谁,最终吴丽眉决定报纸分开两版刊印,一半用诗千改取的名字,一半用她取的《千金登仙》。反正《春庭报》有不同的刊印点,她送两份底稿过去也不碍事。
现在,整体销量已经出来了。《春庭报》的卖气比起以往,上扬了约有两百多份。
不夸张地说,整个分舵的辑书客都被惊动了。首先是总体销售量,他们研究来研究去,发现唯一的不同就是多了诗千改的新文,也就是说,她这个新人写的前三章,竟然能带动一份贵价报纸多卖二百多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