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大雅,还敢做这等营生!
姜三娘自此便知道这是个不好的东西,出门多了几分警惕。
其实在慈济堂吃住从不短缺,但她却总是想多赚点钱反正上学也没什么意思。她十五岁结业之后肯定是不再继续学的,不如早点找个谋生手段。
她站在路边看了一会儿,摸了下怀里的自陈书,犹豫要不要去找书亭店主自荐。
阿娘,我想要的就是这个!
有个小姑娘扯着娘亲过来,兴奋地介绍。她娘亲说:你现在才多点大,能看得懂字吗?
小姑娘:但是这本书长得好看嘛
那位娘亲看了一眼,忽然道:咦,这文修好像是那个写《二小姐》的翡不琢
她像是来了兴趣,思考片刻,便也带着小姑娘排进了长队里。
翡不琢?
姜三娘觉得这名字有点耳熟,但她向来不关注小说话本,对不上号。她看得有点羡慕那小女孩,不由得上前几步,贴着琉璃窗往里看。
那本书装帧的确十分精美不,她仔细一看,才发现那是两本,后面还夹着一本更薄的册子。三本用一道漂亮的镂空雕花腰封束了起来,封皮也与她见过的书不同,纸质偏硬,且十分光滑,似乎是可以防水的。
封皮上有一个彩色的绣像仙子,只是那仙子不知为何,留着一头短发,看起来很怪异。
姜三娘下意识摸了一下自己的头发她十二岁刚来慈济堂时,头发也是这样的。
鸨母将她养大,慈济堂却威逼利诱低价将这一批女孩子赎走了,于是鸨母便骂她们没良心。她不知道怎么做,就学着那些戏本子里唱的,将头发割还给她了。
小孩子的想法真是难以揣度,现在要姜三娘说,她都不知道自己怎么会有这种匪夷所思的举动。当时堂主看见都被她惊呆了,后来进了慈济堂后,有很多人嘲笑她,说这是罪人的头发,然后被她挨个揍了回去。
现在三年过去,头发已经长回来,但当时那种被议论的感觉还萦绕在她脑海里。
这个书里的女主角,又是为什么要割发?
姜三娘挪动到书摊前,翻了几页书亭老板用作展示的本子,看到女主角的名字叫柳玉钗。
啊她听过的。上个月慈济堂里戏班子来唱的《真假千金》,里面的那个仙子就叫这个。但是当时的戏里,这个真千金并非是短发。
而且这些字,她几乎都能看懂,也能理解意思。真神奇,她在书院里总是学得最慢的那一个,入学太晚,很多东西都听得云山雾绕,也因此更讨厌听课,年纪不大就出来找活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