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她与诗千改便是用灵犀玉网联系,没见过真人。因为讨论的都是文字问题,她竟也没想到要去看看诗千改都写了什么文章。
我先前和你提过她,就是那个造字盘的琅嬛学生。孟笑南说完,又忍不住夸奖起来,那她真是厉害,原来才不到十八岁。
少女灵光一闪,机灵道:那姨母要不要趁着休沐看看先生的小说?我这里有托人从皖州带回来的全册《千金登仙》这是先生的第一本完结小说。
孟笑南琢磨了片刻,接下来两天自己是空闲的,不如就看点小友的文章,便道:可以。
不过文修的第一本书往往有这样那样的缺憾她决定稍微调低一下期待,就当放松了。
少女没想到峰回路转、居然推荐成功了,双眼立刻亮了。
姨母看完可以加一下灵犀玉网上的书友会。她殷切道,您平时不是都没空研究灵犀玉网的其他功能吗?正好这次我可以教您!我保证,这个也很好玩!
第62章 小画灵
五月初三的午饭前,孟笑南忙完了一上午的工作,见饭菜还未做好,便打开了《千金登仙》。
别说,这书的装帧真是令人眼前一亮。她前段时间看见有类似包了腰封的书册,颇觉有趣,还在奇怪这种装帧是从哪儿流行起来的。
现在算算时间,恐怕这《千金》就是第一个创新者。
小侄女很爱惜书本,里面的书签都仔仔细细夹着。孟笑南欣赏完外表,开始看第一章回。
她的阅读速度极快,看完第一个千字,心中就升起了淡淡的惊讶诗千改言语的成熟远远超出了她的设想!
诗千改与简白派极为相合,这些语言对于她来说好似天然就是这个样子,根本无需斟酌推敲、强行写出与文言的区别。若孟笑南在别处看到,定会判断这个文修先前至少写了百万字,才能有这样的挥洒自如感。
可这分明是诗千改的第一本!
孟笑南在这一刻便立即调整了自己的认知,将这本书往一篇成熟作品的方向去想,看向这本书的眼神认真了许多。
再往下读,她发觉,仅仅认为其成熟还不够,翡不琢的故事本身亦是新而奇巧。
开头一大段柳玉钗和柳氏人的冲突,每个人的形象都拿捏得精准到位,这可不是单纯的辞藻就能做到的。她这位诗小友,一定对人情人性的体察极为幽微细致,写文章时才能信手拈来。
再三回读下来,她便已经知晓了这篇文章的基调诗千改当是三老派。
是,却又不全是,或许称新三老派更恰当些。锦书三老的文章她也读过,只觉得凌乱荒唐,可诗千改却恰到好处地踩在了严肃与舒爽的界限上,能博人一笑,也能让人合卷后记得她想表达的内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