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傅夏南离开以后,商宁常常找机会去研读傅夏南留下来的那本安氏医典。里面有许多精妙且发人深省的知识,商宁看了以后的确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也正是因为这样,她才能够年纪轻轻的就用针灸之术控制住了毒性蔓延。
如果不比较行医经验跟开药的老练,光她这一手针灸,已经可以说是青出于蓝甚于蓝。至少商大夫来针灸的话只能缓解,而商宁却有办法遏止毒性继续破坏身体。
商宁跟潘旸之间的婚姻也很戏剧化。一开始是定远伯府时不时找商大夫去给潘旸实施针灸,宫里的太医也会针灸,但他们并不敢随意在贵人身上施针,懂得针灸又有口碑的大夫其实不是很多。
商宁因为想要学习,便常常跟着商大夫一起进出定远伯府,眼看着潘旸的痛苦,她渐渐的生出了怜惜之心。潘旸大概也是因为两人常常相处开始对商宁动了心思,最后在潘旸本人的同意之下,由商宁来尝试着给潘旸施针。
意外的是商宁的手法的确能够遏止毒素,于是之后就慢慢的都是由商宁来给潘旸治疗了。
定远伯夫人知道了这件事情,开始动心思想要让商宁进府。可是商宁早就说过了绝不为妾,被逼作妾宁可自绝。定远伯夫人又气又怒,甚至开始想要打商家人的主意,还是商宁放话说如果硬要她为妾,她就杀了潘旸再自杀,商家有伯府二公子陪葬,怎么都赚。
一时间把伯夫人给气到差点卧床。
定远伯知道了以后,把伯夫人给狠狠骂了一顿,使用这种手段,即使人家真的低头,你又怎么知道人家会不会真心诊治?得罪了大夫,即使最后人家没有入府,只要在诊治得时候少花一两点心思,潘旸就很有可能毒发身亡。
定远伯臭骂伯夫人,问她是不是蠢。然后问过了潘旸的意思,正式上门求娶了。
潘旸此时已经对商宁生了情思,但同时也有些自卑。既不想勉强商宁,也不想放她离开。但好在这种喜爱是双向的,两人经过各种误会以后,终于结为夫妻。也因为潘旸身体的状况,没有人说商宁高攀。
事实上以潘旸这样的身体状况,根本没有人会想要跟他成亲。商宁如此不离不弃,不但感动了潘旸,连伯夫人后来也很感念于她。她在定远伯府里头的生活其实不错,只是一直都在为了潘旸的身体费尽心思,这一次就是知道了丹阁的消息,特别过来碰碰运气的。
第五十二章 大夫(7-6)
傅夏南对商宁的遭遇不置一词。说到底不过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而且很有趣的是定远伯世子守卫边疆, 故事中,他在商宁成亲后没多久就死在一次战役里,现在潘家没有得到安家的毒方,定远伯世子到现在还活蹦乱跳。
傅夏南猜测, 皇家必定也在盯着这所谓的毒方呢。一个手上有兵的伯府掌握着当初掀起腥风血雨的毒方, 这得让人多不放心?世子一死兵权就得交回, 潘旸长年卧病,即使好了也不可能去领兵。不管这个世子之位最后给谁,定远伯府都会从手握实权的勋贵立刻变成空有尊荣的勋贵了。
故事中的后来,商宁把安氏医典献给了皇帝, 并且还广开慈幼院,皇帝因此给了她一个县主的封号。就不知道她把安氏医典献出去时, 有没有想起当初的安文宣?当然,如果商大夫还在, 是绝对不会允许她慷他人之凯的, 不过故事里头的商大夫不是早就不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