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邑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史料补充1
书首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史料随时补充。

历史背景:

1.本文背景为康丁时期,约公元前1120(文中作庚丁)姓子名嚣,是中国商朝第27位国王。《今本竹书纪年》称他在位八年。死后由子武乙继位(男主的弟弟,生性残暴,历史上被雷电劈死)。康丁在位期间,继续对西方的羝方、旨方等羌族部落进行征伐,虽然擒杀羌方伯,占领羌部分土地,但并没将其完全征服,成为隐患。康丁晚年信巫教,使巫教势力大增,危及王权。甲骨文记载,康丁开辟了以殷为中心的田猎场,用于田猎和军事演习,当然也间接地起到了开垦荒地的作用。

2.历代商王表: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商纣王)

3.与周相关。这时周方国还刚刚在岐山扎根,带头人是周太王古公亶父。这个部落在周原地区快速发展,引来商王忌惮,于是格外打压,如文中的大邑商的人质周太王的儿子季历。商王朝日益昏庸糜烂血腥,正是季历这几年在大邑商留下了阴影,使他回去立志翦商。

具体内容可参考李硕老师的《周灭商与华夏新生》

一.商代天气。

根据竺可桢先生《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这个时期很热。说明当时西安和安阳地区有丰富的亚热带动植物种类。由此推断出“仰韶和殷墟时代是中国的温和气候时代。”大家可以去搜搜气温变化图,其中现代是0,夏商是2~3,素有“小冰河时代”的明朝是2~3。

二.商代官职。参考《殷商社会生活史》

甲骨卜辞中地位高者官位+名称,低微者无名直接称官职。

1.卜官:称为贞人,占卜活动,形成强大的政治势力—贞人集团,能够左右商王的行动。在康丁到武乙阶段贞人着名的贞人急剧减少(根据甲骨卜辞来看),本人认为是商王急于集权而亲自贞卜。

这同时也说明甲骨占卜从一开始的神秘宗教色彩转为一种政治手段。

2.政务官:

主要有臣、尹、吏、工,可能管理生产耕作、为王室服务、带兵打仗等等。

书首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