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桓侯再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 207 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可有人选?”

“风痹,子如何?”郭嘉突然笑着说道。

“……他?”曹操略一思索,知道了郭嘉所指何人,语带怒气地说道,“此子虽与奉孝所说诸般条件符合,但前番居然欺我,若非看在伯达面上,定然严惩于他……”

“呵呵……”郭嘉笑笑说道,“连承相也敢欺诈,岂非说明他有,胆,有谋?以嘉之见,行此之计,非他不可!”

“……”沉吟了片刻,曹操缓缓点头说道,“就从奉孝之言。奉孝稍后便去筹划此事,若此子依然作伪,即传我话与他‘再复盘桓,便收之’……”

“嘉明白了!”郭嘉笑着点头应道。

“而今之急,便是先定河北!”曹操决然说道,“仲德,你与我催促文若——加紧调运粮草辎重军械前来邺城——”

二十三日晚,寿春,郡守府

大哥将二哥、我、徐庶三人招至书房之中,进行机要密议。

“山越诸族大部居会稽郡南,亦有部分越人居丹阳、吴郡。其族人多居山中,以谷为食,能自铸兵器,好武习战。故徐州刺史陶谦所募丹阳精兵,大部便出自丹阳山越,主公对此应有所知……”徐庶和声向我们兄弟三人解释着山越异族的基本情况。徐庶过往四处游学之时,曾到过会稽,对山越族的情况了解得不少。

“恩……”大哥点了点头,“确是如此。丹阳兵骁勇善战,乃是难得的精锐——”

“孙氏据有江东之后,尝经年累月征伐山越,一则为取土地,二则更可获取人丁,强者为兵,赢者(身体状况比较差的)补户。山越之人虽果勇善斗,但不通兵法谋略,丹阳、吴、会稽几郡山越族人又互不往来,故与孙氏相斗,累战累败,失却人丁无数……”徐庶淡笑着说道,“或许正为此故,那会稽山越族长之子才欲求天子相救!”

“如此说来,若能取山越为我所用,岂非可增丁添户,扩充军力?”二哥眼睛一亮,沉声说道。

“正是!”徐庶笑着说道。

第三卷虎臣良牧定江东第一一一章

“得山越为用,非但可增兵添户,更可引其为援、助主公平定会稽!”徐庶接着二哥的话,笑着说道。

“话虽如此……”大哥点了点头,沉吟着说道,“但山越为孙氏征伐过甚,越、汉之间积怨已深。今日他等虽然意欲借助我军之力、抗衡孙氏,但却未必会轻为我所用……”

“要使山越为主公所用,说易不易,说难却也不难……”徐庶淡淡一笑,从容说道。

“元直的意思是……”大哥眼睛一亮,饶有兴致地询问道。

“欲平越族为我所用,无非就是这三步……”徐庶淡然说道,“第一,摄其志;第二,服其心;第三,使向汉!”

“请元直细言……”二哥微捋长髯,沉声说道。

“异族之人,敬勇士,尚武力。故而,想要收服他们为我所用,通常第一步便是以武力震慑其志,使他们不敢妄生异心,谓之,摄其志,;但是仅以武力慑服,只能治标,不能治本,长此以往甚至可能加剧汉夷矛盾,进而导致更为激烈的反抗,山越之于孙氏正是明证。所以,更为关键的下一步——攻心!以恩、惠、情等诸般手段,服其心,。而今,那会稽山越族长之子向主公求援,正是一个绝佳的,施恩予惠、动之以情,的良机,反正我军将来也是要进袭会稽的,答应了山越的要求,其实正是一举两得……”徐庶从容不迫地和声分析道,“至于第三步‘使向汉’……”

“同化!”我笑着接口说道。

“同化?!!”徐庶似乎没有听说过这个词,略感讶异地将我的话低喃了几遍后,方始恍然,点头说道。“将军这个词倒是颇为贴切。以我大汉之语言文字、风土人情、农耕习作濡染山越族人,如若顺利,一、二十年之后,越人即是汉人,何复有山越之称?”

“大哥、二哥!元直所言极是,这三策如果施行得力,当可收奇效!”我点点头,首先认可了徐庶的方案——不得不承认。徐庶的“三管齐下”之策,正是收服山越、甚至是其他异族的最好方法。在原先的历史轨迹中,诸葛亮平定南中、陆逊平抚山越基本上就是这样做的。看来,像诸葛亮、陆逊、徐庶这一等级的智者,基本思考问题的方向都是一致的。当然,真正施行起来,难度肯定是有的,前面两步还好说,第三步没有一、二十年恐怕是难以奏效的。

第207章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