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有当差的小黄门在大门这里候着她,见到她之后也客气:咱家是皇后娘娘宫里的钱如意,特来接恭人入宫。
莺莺上前福了一礼,而从袖子里掏出个荷包递过去:劳烦大人了。
荷包里的银稞子在传递中产生了碰撞声,
钱如意掂量了下荷包,沉甸甸的,他笑得合不拢嘴:什么大人,您抬举我了,吩咐我为小意子便是。
莺莺可不敢,只笑道:钱大人。
她谨言慎行,惹得钱如意生了几分好感,一路上便提点了她几句:皇后娘娘孕中百无聊赖,听说花满蹊的老板娘居然是四品恭人,一时好奇就招了进来。
莺莺点头:我们店里新得了个稀罕玩意儿,想着进献给娘娘。只担心娘娘们见惯了奢华,我们那花烛素净没得污了娘娘们的眼。
钱如意便道:咱们娘娘好说话,日常修身极正,平日里不喜那些珍宝首饰,最朴素不过。
修身正吗?修身正的话岂会养出太子那样的儿子和纵容出见钱眼开的钱如意?只怕要么是沽名钓誉,要么是过于懦弱难以挟持住儿子下人。
莺莺在心里暗暗揣摩着这位皇后的为人。
两人走了很长一段甬道又过了一道宫门,这便是到大内了,左右皆是亭台楼阁,白玉大砖铺地,气象中自有天家威严。
不过倒不是过于奢华,本朝官家们都以百姓为重,不大修缮宫闱,甚至有时因着不忍占用百姓房舍而放弃了扩充宫闱。
很快便到了皇后宫里。
莺莺走进宫门又觉比外面更朴素些,有些地方的朱漆褪了都未及时修缮,不过宫里上下整齐洁净,宫人们往来悄无声息。
这便是天家气象了,莺莺在心里感慨了一句,跟着钱如意走到兀廊中。
兀廊也有宫娥们侍奉,檐下挂着一溜的黄鹂、百灵,想必是皇后养来解闷的。钱如意与个宫娥说了声,宫娥又进殿中请示,这才将莺莺迎了进去:四品恭人苏莺莺到。
本朝女子地位不低,再加上常有太后临朝摄政使得世人不敢小觑女子,是以说起这些内外命妇并不以萧照氏,而是直呼其名。
莺莺进了殿中,就见一群宫娥簇拥着一位身着凤凰展翅红罗缎裙、头戴九凤含珠金镶东珠头冠的妇人坐在其中,正是贺皇后。
莺莺忙照着于氏教过的法子行了觐见礼,又毕恭毕敬道:臣妇乃忠武将军萧照内眷,因着名下嫁妆铺子新得了一种花烛,特来孝敬娘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