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葵同学。郑云和看着她,笑声爽朗,我对你才是百闻不如一见,年轻有为,年轻有为啊!
说实话,如果不是见了面,谁也不会想到,这段时间引起文学界大震动的人,会是眼前这个看起来年纪如此小的学生。
校长,您太客气了。
苏葵也向他们介绍:这位是萨拉女士,是我一位法国朋友的母亲,刚刚才到华国,今天我来这里拜访老师,也顺便陪同她参观京城大学。
萨拉也用刚刚才跟苏葵学的中文你好回答,很生涩,她却说得很大方。
法国朋友?几人有些惊讶,苏葵居然还认识法国的朋友?
苏葵简单讲了讲之前在杨市跟阿诺德认识的事情,这次碰到萨拉也是巧合。
也好。本来今天想让苏葵去他家里做客,不过既然她临时有事,那就等她忙完再去也可以。
苏葵向萨拉解释陆子光几人的身份,她非常感兴趣,说自己非常喜欢华国的文化,听苏说这里是文化的摇篮,她尤其向往。
郑云和挺高兴,抚掌一拍笑道,既然是外国友人来参观京城大学,待会儿他这个校长就亲自给他们做向导。
知道苏葵有事,陆子光简单提了提《小草青青》的事情,叫她不要把批评放在心上,他也是作协理事会的成员,到时候会和她一起去。
这位先生在说什么?萨拉问。
在谈论我写的一部小说。苏葵向她解释。
小说?亲爱的苏,你还会创作小说?萨拉非常惊讶,因为苏葵的年纪看起来实在是太小了,她分不清华国人的年龄,甚至不知道苏葵有没有成年。
是的,女士,这是我的第一篇小说,还存在很多不足。
不,亲爱的,你太谦虚了,当然我知道华国人都很谦虚。萨拉感叹地看着她,要知道在我们国家,像你这个年龄的孩子,可能还处于家庭的怀抱中。
陆子光最近带着董其民在做一个课题,于是苏葵第一次享受到校长亲自带领他们参观京城大学的待遇。
郑云和对京大有很深的感情,谈起燕园的一山一水,一楼一阁,声音都是自豪的,苏葵听得也很认真,这座曾经的母校,如今还依旧保留这份岁月的厚重。
一边翻译郑云和的话,不时,苏葵还会向萨拉解说关于京大曾经的历史。
她侃侃而谈,几乎是萨拉见到任何感兴趣的东西她都能立刻接上话,说出一段历史,一段故事。她的语言质朴平和却又巧妙风趣,萨拉也不禁被她吸引。
郑云和看他们两人相谈甚欢,也是赞赏地看着苏葵。
这可真是个好学生啊。
今天是愉快的一天。结束了一天的参观,萨拉感叹,学校的美丽,优美的文化令我赞叹,当然,苏,我同样为你的学识渊博而赞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