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这年代文后妈我不当了[六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67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对对,我就觉得葵花讲得真好,一听她说我就跟看见了似的。

回来苏全福也给他们讲了庆典,但他根本不知道流程,整个过程都是晕乎乎随人走的。

回来是记得场面都多大,但描绘不出那种氛围,就照着能记住的讲,讲他见到了哪些模范人物,讲苏葵当学生代表有多厉害,光是这些就足够让大家惊叹了。

听了大家的疑问,苏全福也不恼,反而顺势夸苏葵道:小葵是作家,那肯定比我讲得好。我当时就顾着激动了,什么都没注意。

大家也觉得有理,正点头呢,苏葵却微微一笑:二叔,不是因为我是作家才讲得好,是因为我参加了纪录片的解说工作。

啥纪录片,啥东西?

苏葵简单讲了讲电影制片厂筹拍纪录片并且要发行国外的事情,也解释了她这段时间其实就在京城忙这件事。

明白了,就是说把十周年庆典拍成电影

小葵啊,你是说要把这电影拍到外国去,给外国人看?这电影还让你解说,让你翻译?苏全福已经瞪大了眼睛,克制不住激动的心。

这样外国人也能知道葵花了?

葵花不,苏葵要上外国拍电影了?

不只是苏全福,院子里的人都沸腾起来,这甚至比苏葵当初上了广播还让人激动!就是在现场听都越传越离谱。

那可不是全国出名了,是在全世界一起出名!

就是苏葵说仅仅只是几个国家,担任解说也是只听声音看不见人的,也不能熄灭大家的热情,七嘴八舌地问起来,什么问题都有,还有问外国人到底长啥样的。

好在有苏全福维持秩序,苏葵也不嫌他们吵闹,几乎是能答的都答了,包括自己是怎么去电台广播又怎么机缘巧合遇见这件事也简单讲了讲。

这故事跌宕起伏,听得大家是一阵唏嘘一阵惊叹,所有人都紧紧盯着她,一个字儿也不肯漏听,这可都是他们出去吹牛的本钱。

最后苏葵还告诉他们:这部纪录片到时候也会在国内播放,到时候大家就可以看到了。

也就是说,他们到时候不仅能在电影里听到她的声音,还能看见她!别忘了,她和苏全福也是群众代表,也在电影里啊!

苏葵这跌宕起伏的京城见闻给好多人开了眼界,就是散了都还聚在一堆激动地讨论,无论是她上广播还是纪录片那可都是重大新闻!甚至巴不得赶紧过年走亲戚他们好出去显摆显摆。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