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之前,他的私人医生建议他最好不要上飞机,他一定要来也只能一路跟随。
苏葵这时就是在机场接他们,李先河带着她来的现场。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外交部几位司长干事,□□的两位领导,教育部的领导,京城大学校长郑云和,西语系的副主任秦教授,现场甚至还有记者为他们拍照。
看起来似乎很隆重,但其实这排场已经很小了,这还是因为他们目前的身份并不算政坛中人。
如果是国外元首或高官正式访问,场面才叫恢宏盛大,甚至还会组织群众夹道欢迎。
而现在,不过是几位相关负责人并苏葵这个临时翻译在场。
其实这个临时翻译也可以叫做实习。
李先河让她给他们部里提交一份实习申请,让她可以以实习的名义参与一些事务,这次就可以带她一起过来了。
此时巴尔正在与□□的部长握手。
巴尔先生,欢迎你来到华国,希望这次我们能够达成最更深入的文化交流。
苏葵就站在萨拉身边,充当自己临时翻译的职责,也随着萨拉一边握手,一边为她翻译介绍。
李先河与她握手:萨拉女士,这是您第二次来华国,期待这一次能和您有更愉快的交流。
萨拉微微一笑:当然,我正是为此而来。
这边为他们安排在国际饭店下榻,一应礼节都已经准备妥当,甚至考虑到巴尔年纪大了,这边其实也准备了医生。
巴尔往萨拉这里缓缓走过来,却不是和萨拉说话,而是对苏葵道:我知道,你就是苏。
巴尔认识她是很正常的事情,他的态度看不出好坏,苏葵只是礼貌道:是的,巴尔先生,我就是苏。
你和你的文章不太一样。
苏葵笑着问:是哪里不一样呢?
巴尔打量着她,却并不显得冒犯。他不仅读过苏葵写的文章,还看过她的照片。
照片上的她略显锋芒,她的文章也是,笔下的主人公锋芒毕露,充满了反抗命运的不屈精神。
而现在见到的她,语气温和,眼带笑意,完全不像是能够写出这种锋利文字的人。
苏葵好像知道他的想法,只是笑了笑:您是远道而来的朋友。
她现在是来当翻译的,单纯是来表示欢迎的,又不是来谈判的,态度当然是亲和有礼。
当然,要是到了和他争论谈判的时候,或许他就能见到那个锋芒毕露的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