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告诉苏葵的是,他们昨天又接到消息,国内要求他们到八月一号之前,所有人必须全部离开。
抱歉。他说,我并不个好老师。
您已经做到最好了。苏葵没有再提这件事,只是给了他一个温和的祝愿:教授,祝您一路平安,希望以后还能有再见的时候。
真的还有再见的时候吗,叶甫根尼明白,这一走,也许就不会再回来了。
因为这件事,学校里的气氛很压抑,即将毕业的喜悦也冲淡了。尤其是俄语系的学生,甚至不知道未来在何方。
俄语系的学生是整个京大外语系最多的,本来为他们分配的岗位也是最多的。可现在出了这件事,很多项目都已经无法进行了,他们原本要去的岗位也就去不了了。
京大为这事陷入了焦头烂额,紧急与上面协调。
在这样凝重的气氛中,苏葵完成了她的最后一场英语系的考试。
好在各个专业的考试内容和流程早就定下,外教也不如俄语系那样多,没有受到太大干扰。
这件事影响非常大,就是郑云虹脸上也不见任何笑容,考完试苏葵问:俄语系的老师们已经走了吗?
是啊,昨天下午离开的。郑云虹叹了一口气,苏葵同学,我是真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情。
俄语系和其他外语系不同,外教占据大半,还组建了学校里唯一一个俄语教研室,多年来教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是京大发展最好的外语专业。
现在他们一走,整个俄语系可以说就此瘫痪,留下那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办。
要不是现在刚好是期末,本学年的课程已经结束,还不知道会造成多大的混乱。
他们昨天离开,也就是说,还是没能等到看到同学们都毕业。
京大不止俄语一个专业,虽然没有他们在场,学校如期为所有同学举办了毕业典礼。
即便苏葵同时学习了好几门外语专业,但她本质还是英语系的学生。七月的最后一天,苏葵和英语系二十四名同学一起,领到了属于自己的毕业证书。
不过,苏葵的毕业证书和别人有些不一样。或者说证书是一样的,只不过她有很多张。
经过老师们的考虑,最终发给她的学业证明就是和每个专业学生同等的毕业证书。
只是时间有些变化。
【苏葵同学:自一九五九年九月至一九六零年七月在我校英语系学习中,修完所有课程,成绩合格,准予毕业。京城大学,一九六零年七月三十一日。】
仅仅一年时间,她就完成了别人或许十年也完成不了的成绩。如果不是下面还有校长的签名和京城大学的盖章,还在学校里留在了档案,恐怕看到这份毕业证书的人都会以为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