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这年代文后妈我不当了[六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28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百分之九十是什么概念?那几乎是大部分人都考上了大学!

并且最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这一批学生的质量。往年大家的成绩并不怎么高,高考满分八百,往常上七百的人都没有多少,下面更是有巨大的断层,多的是考三四百分的人。

而今年不一样,就拿京大来说,往常每年大概有百分之一的人能够上京大,七百分往上的人太少,六百往上就能上。而今年进入京大的竟然全部都是七百分往上的,甚至大部分人竟然考了七百五十分以上!

更令人惊讶的是中间那部分考生,不再是低分区间占多数,而是五六百分这个高分段的人占了大多数,可以说将整体质量都往上拔了一大截!

他们的试卷质量比起往常来几乎是另一个水准,甚至当初阅卷老师都产生了怀疑。

这就是提前模拟的过的水平吗?这就是有教辅资料帮助的水平吗?

几位记者就正在询问她这个提议:苏葵同志,你提出的高考模拟实在是非常有用,为这一次的高考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你当初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是否已经想过它会有这样的效果?

高考模拟确实带来了好处,首先就是本届在高考中失误的人急剧下降。由于考生都是在成绩出来前提前填报志愿,以往常常不好把握,导致没能去自己最好的学校。

而现在因为模拟,因为联考,他们不仅提前了解了自己的水平,还了解了其他人的水平,填报志愿才能因己制宜,大部分人都去了自己选择范围内最好的学校。

当初提出这个建议其实并没有想那么多,只是想着应该怎样更好地适应高考。

苏葵对这种采访已经得心应手,像之前记者同志说的,她出口的话根本不用修饰,就可以直接刊登。

果然她就说道:首长同志说过,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那我就想,我们要发挥一切可以发挥的力量。将一场考试所有的作用都发掘出来,将所有领导和老师学生的作用都团结起来。

好!好同志!说得好!这位同志果然是干他们这一行的料,几位记者眼睛更是一亮,这话记下来,到时候可以直接当成标题!

就是走的时候,卫保华还忍不住再问一遍:苏葵同志,你真的不考虑去我们部门工作吗?我认为你非常适合我们部门的工作。

这是妥妥的教育人才啊,为教育做出多少贡献?就应该进他们教育部,一定能发挥她最大的作用,做出更多贡献。

李先河就不同意了:苏葵同志明显是更适合我们部门的工作。

她学的就是外语,干的就是翻译,参加的就是外交部的会议,这是妥妥的外交人才!

卫保华就看着苏葵,苏葵知道他多半都是在开玩笑,也笑道:卫部长,您来晚了,我现在已经在这里进修了,大概只能辜负您的好意了。

李先河也笑了:是这样,苏葵同志已经是我们这里的学员了。没办法,卫部长,你就是来晚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