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这样一个比他儿子还小的学生能有什么样的能力让外交部的领导说出完全信任的话,还让他跟着学习。
难怪班上这么多人,偏偏让安排他们两人同桌。
苏葵好奇:那您现在是认同我的能力了吗?
有一些。他实话实说,我认为你的语言水平的确十分出众。
毕竟是第一天,他并没有完全了解到这个人。
苏葵了解了,面对李先河的时候就开玩笑道:李主任,您可真是给我找了一个大难题啊。
你不是教育模范吗?李先河把她放在这里的锦旗交给她,也笑道,还有你觉得难的题?
把教育的事交给教育模范有什么问题吗?
您都让领导向我请教了,这还不难?
苏葵同志,向你请教过的领导还不多?
两人都笑了。
接到上级的命令,部里是考虑再三才有了这个决定,李先河也是考虑到他的情况才想让苏葵来当这个最强辅助。
苏葵同志,冯立国同志的情况你应该是明白的。你们配合得好,对将来是有好处的。
他做这个决定当然不是心血来潮,他也相信苏葵一定能够理解其中深意。
我明白的,主任。早在知道这位冯师长身份的时候苏葵就有所猜测,知道他学习了法语以后更是肯定,何况还专门放在她这个学过法语的人身边。
国家这么早就为以后的事情做好了准备,假若他将来出使,苏葵大概就会作为随行,这对她是大有益处的。
目前外交部人是不少,但能够担任外交事务的中高级干部仍旧稀缺,更别说语言外交两开花的,不然李先河也不会那样看重苏葵了。
魏教授布置的任务可不简单,两个国家的关系哪里是那么容易分析的,更何况是这样一件大事。
不仅是魏教授给他们布置了作业,其余教授也没有放过他们,不是让他们分析国际经济就是让他们总结外交史。
一来就给了他们这个大的阵仗,和大学完全是不同的学习,更倾向于让他们思考学习,老师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作为外交人员,当然应该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抗压能力,这也是先摸一摸他们的底。
国际关系学院不止苏葵所在的一个班,也不止一个专业,还有国际法,世界经济,世界史等专业,还是最早一批培养研究生的学校。这里的研究生和后世有些不同,指的是专门研究这些专业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