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这年代文后妈我不当了[六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67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要想更快吸引人也吸引更多人,最好挑选要节奏明快,让人愉悦的作品。

要故事强,具有可读性也具有可看性,能更多地展现不同群体,不同地区的风貌,乡村和城市,劳动人民,知识分子都要有所体现

其实还可以是曾经引起过争议的作品,讨论更高,比较具有话题性。

说着说着,想到的条件就列了一大堆。

所以,到底是哪一部作品?

说了半天没有一个举例。

大家其实也在思考,这时有一个声音开口道:《小草青青》怎么样?

《小草青青》?厂长重复了一遍。

就是它。刚开口的人解释道,这部作品大家应该都是知道的,是作协的作者苏葵创作的,当初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报纸上争论了好久,这个话题度绝对够。

大家确实是知道的,一说就反应过来了:确实是知名度不小,在两地都发行过,她好像还翻译了法语出版到法国去了?

是出版国外了,应该效果还不错。而且在那边也是引起了争论,那边的一位作家都亲自过来跟她探讨了。

有人还挺了解的,又说道:这部小说节奏就特别快,而且作者当初就说过,这本书是兼有娱乐性质的,所以读起来让人愉悦。

这小说讲的就是女主人公李小草从农村一路走向京城,完成梦想为国奉献的故事,倒是各个阶层,各个地方都有涉及。

说来说去,竟然都是在点头的,罗厂长都笑了笑:真是难得见大家的意见这么统一。

这部作品当初闹出那么大的动静,它的作者苏葵这几年闹出的动静就更大,更别说她还参与了原来和他们一家的新闻记录制片厂那边纪录片的制作,罗厂长还是了解过苏葵这个人的。

投票吧。他说,赞同《小草青青》的同志请举手。

唰唰举了一片,也有几个不举手的,他们其实不太喜欢苏葵的作品,不过也找不到反驳的意见,说了几个也不太满足这些条件,一时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干脆就弃权了。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