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生活在农村,差点辍学,回到学校后一路高歌猛进直接冲到京城,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不扉成就
好家伙,这不就是苏葵自己吗!
哪怕她自己说只有两三分,但导演又不完全了解苏葵,现在是越看她越像。
结果是人找来了一堆,挑了半天的导演却摇了无数次头,怎么看怎么差点味道,忽然就对坐在一旁的苏葵叹气:说实在,苏葵同志,要不是你工作忙,这电影我都想让你来了。
苏葵连连摆手:导演,我没这个天赋。
不不,根本不需要你有什么天赋。一说他眼睛还亮了,我觉得你本色出演就很好!
无论他再说得天花乱坠,苏葵都是摇头,一句话就把人堵死了:我是兼职,工作很忙。
好吧,没办法了。她能来这几天都是抽的假期,这样一个主角塑造是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就是有时间苏葵也不打算参加,她并不认为自己会比现在的艺术家们表现得更好。
虽然苏葵没同意,大家也不确定袁导是不是开玩笑,但他的偏好已经很明显了。
于是苏葵就发现京影这里好多人暗中打量她,导演选演员的时候苏葵看见几个总觉得有些别扭,想来想去,发现她们竟然是在模仿她?
此时的演员是把敬业这两个字刻在了骨子里的,看得出来之前也是细心读过作品的。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表演出来特别像她和李小草的结合版。
苏葵去陆家的时候把这事说给赵芝兰还有些无奈:我说我不是李小草,结果大家显然不这样认为。
不仅是导演,演员也把她当模板了。
这说明大家对你投入了关注,在他们心里将这个形象挂上了你的影子。赵芝兰笑眯眯地给她端来一盘水果。
可不是,这事儿你赵老师最有经验了。陆子光抖了抖报纸,不知想到什么就笑了起来。
苏葵也想起来了,之前赵芝兰画《清河乡之变》的连环画,主角苏英的人物形象就和自己有七八分像。
看陆子光笑她,赵芝兰也不服:我就觉得小苏是主人公怎么了?
既是小苏创作的作品,又是她推荐的自己绘画,赵芝兰下笔的几乎是下意识地就让苏英的人物形象向苏葵靠近了。
说起这个,老师还要感谢你。提到这个,赵芝兰就告诉她全国将要举行第一届连环画评奖,她的作品也被选中参赛,并且极有可能获前三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