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那次说要锻炼身体以后,李先河还真的说到做到,早上很早就起来绕着外交部这儿跑步,还跑去和冯立国一起锻炼,他保持着军队里的习惯,每天都在锻炼身体。
苏葵有时候早上跑步过来还能看见他们两个,哦不,三个,还带着一个贺旭东。
行吧。苏葵笑了笑,我知道您是早想见他们了。
他对这件事期待太久了,念叨过好几遍了。
苏葵来找他还有另外一件事:主任,我们组里好久没有新鲜血液了,这次想招几个毕业生进来。
是他们又跟你要人了?李先河一听就知道了。
苏葵笑了笑:是啊,您又不是不知道大家的想法,毕竟人少工作重,这也是大家的合理诉求,我这个当组长的也得对他们负责是不是?
李先河点点头:之前我们国内的法语人才确实缺乏,现在是应该补起来了。
之前是想补都没什么地方补,全国会法语的当然不止外交部几个,翻译家,大学教授,留学生,还有外事部门都有,但不是所有人都想来外交部工作的,同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进这里的。
不过现在好了,大学里培养出来的外语专业学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虽然国际关系学院也向他们输送人才,但那里培养的主要是干部,他们虽然级别更高,也有工作经验,但单从翻译来说的话还是适合招专业的外语学生。
去年本来就应该招人的,但外交部忙于边界冲突的事情,暂时搁置了人事安排。那一届学生的实习就没有往这里来,被其余外事部门要走了,倒是有几个被推荐进了国际关系学院。
进国际关系学院再安排进外交部和大学毕业直接进,就和现在考研差不多,一个是提升资历再工作起点高,一个是直接工作累积经验和资历。
两条不同的路罢了。
今年郑云和和秦教授来和外交部接洽了一下,问这次是否准备招人,还有外国语学院也来了人。
他们的一些学生有志于进入外交部,今年这届学生刚好大四结束,大五就该为他们安排实习了。
那就招两个人进来吧。李先河说,现在的工作量没那么大,他觉得应该够了。
苏葵却说:或许可以多要两个人。
她看出了李先河的想法,只是轻轻笑了笑:之后要是忙起来,多两个人恐怕是不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