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这年代文后妈我不当了[六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90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贺红峰为这事儿在翻译处笑了好久,别说那些实习生了,其余人都让他笑脸红了。他们好歹还是同龄人,而这些组员可是比苏葵还要大很多的,还不是照样喊她领导?于是个个都联合起来给贺红峰顶回去,说他们是尊重才干的人。

首长听了也露出笑意:是个聪明的同志。

笑完贺红峰又解释道:是啊,您别看她年纪小,但能力是不小的,绝对可以胜任您的翻译工作。

你已经决定了?

她就是最好的人选。

首长最终点了点头:好,那就叫她来试试。

此时苏葵还不知道这个消息,她正在京影这里听《小草青青》剧组商议成片上映的问题。

本来这事儿跟她没有关系,电影拍完了她这个顾问也早就散了。但谁让袁导还让她客串了一个角色呢,趁着她国庆休假,一定要请她来看一看成片效果。

这个什么弗洛朗公司的东西真不错,看起来效果是比以前好。

上一次拍摄纪录片,弗洛朗公司给新闻记录制片厂提供了一批摄影器材,还派了团队过来协助拍摄,很是让大家取了一波经。这次拍摄的电影要引进港城,领导特别重视,制片厂那边也为京影提供了协助。

在苏葵看来这就是老电影的画质,却已经是现在最好的技术了。不过她觉得很神奇,会在这种老电影里会看见自己的脸。

怎么样,我让你演这个角色没错吧?袁导挺得意的,他的眼光就是一等一的好。

不知是不是因为时代滤镜的关系,苏葵总觉得电影里面这位苏教授(导演一定要改的名字)完全不像自己,仿佛她就真的是里面的人物一样。

袁导听不懂她说的什么时代滤镜,苏葵就换了个说法:可能是大家都太优秀了,所以把我的水平也拔高了。

就像现在人说的一样,看以前的电影真的会以为演员就是角色本身,甚至不记得演员名字只记得角色名。苏葵混在一堆老艺术家里,可不是显得她的水平都高了起来吗?

苏葵同志,可不兴妄自菲薄啊。袁导摇头,你和大家走的道路又不一样,能凭本色出演到这个水平已经是很优秀了,别以为本色演出就很简单,这世上好多人连自己都是演不好的。

好有哲学道理,您最近在研究哲学?

听苏葵调侃他,袁导故意眼睛一瞪:我这是在夸你懂不懂!现在知道羡慕人了,谁让你当初不肯答应我换个戏份多点角色?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