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罗袖和姨婆是爱好一般的做,现在想吃到那些美味,却只有动手做一途。
当然了,也可以去县里买,但有些东西这时候买不买得到另说,能买得到的他们这样的社会底层人士也买不起啊。
天擦黑时,七八匹膘肥体壮的马儿飞驰出了必宁东城门。
守城门的士兵看到为首者亮出的腰牌,立刻收回伸出一半的红缨枪。
几匹马很快就跑的远了,小兵疑惑道:“难道又有什么事?怎么裴府晚上要派人出去?”
另一边的是个老兵,笑道:“那是裴府的牌子,却不是裴府的人。”
小兵更疑惑了,“您是怎么看出来的?”
老兵道:“他们穿的根本不是裴府下人的衣服”,看了看天色,“酉时一刻,该关城门了。走吧,闲事莫管。”
那些马匹出城后,径直上了东北方向的宽大驰道。
早晨,罗袖再次在苍生牌闹铃声中醒来,这次是叮嘱苍生定时的,她要早点起来,趁着老娘没出门的时候,争取半簸箕的小麦使用权。
昨晚上想到和姨婆一起做麦芽糖的场景,罗袖很可耻的馋了,想吃甜甜的东西。
跟苍生,她说的是先弄点糖赚钱钱,她需要的东西多了去,总不能都要自己做吧。
苍生理解主人,实在是祂之前也没想到罗家穷的连大酱都吃不起,晚上给主人预报了第二天的天气,就定上闹钟。
前天罗家人切好的土豆块儿都已经发芽,今天一大早,罗父罗母和两个儿子搬了一板车的土豆准备去种植。
听到罗袖要做麦芽糖,罗母差点给她一巴掌,“谁家的大姑娘跟你一样,天天就知道吃?”
罗袖:听到我要做麦芽糖却没有惊喜,难道麦芽糖现在的农家人都会做?
想想也是,麦芽糖的做法并不算多麻烦,制作方式在农家普及也没什么好稀奇的,而且许多麦子做不出来多少糖,怪不得老母亲这么生气呢。
罗袖忙道:“是这样的,我准备用豆子做一样新鲜吃食,这种食品搭配着糖最好吃。”
罗母狐疑地看她一眼,想到闺女身后有个神仙,道:“行吧,只能用两瓢。”
两瓢麦子够干什么?
罗袖乖巧点头,转身就去了后院,他们家在后院有个地窖,地面是个草棚子,下面是个几十平大小的地窖,装着一家人全年的口粮。
下到地窖之后,罗袖才发现这里面还有好几筐子的干菜,想来都是去年秋天晒的。
麦子用麻布袋装着,只有两袋半,罗袖抓起一把看了看,碾的不算太干净,麦子里掺着小石子儿麦壳儿的,怪不得之前大嫂做面饼要先簸麦子呢。
罗袖直接扛了半袋麦子出来,自己拿着簸箕没簸一会儿,季三儿就出来了。
两人替着簸,还是到太阳高升才簸出来小半缸干干净净的麦子。
这时候家里的小孩子们都起来了,院子里母鸡咯咯哒猪儿哼哼唧,开启了一天的序幕。
罗袖要做麦芽糖,平旦他们也不舍得出去了,一直前前后后跟着她说话,要给她帮忙的。
将麦子泡好,罗袖便舀出来一盆已经泡的膨胀舒展的黄豆,端着走去后院儿。
罗二嫂正在扫地,见此好奇道:“小姑,要做什么,我去给你帮忙?”
罗袖回头道:“我想把这些豆子磨出来,二嫂如果没事,过来给我加豆子吧。”
罗家后院就有一个石磨,自家磨面很方便。
但从来没有磨过豆子。
罗大嫂已经烧上了早饭,听到小姑要磨豆子,也很好奇,“咱们都是吃豆饭,那磨出来还能怎么吃?”
罗老太太坐在灶前烧火,便道:“那你也去看看,饼子待会儿做。”
罗大嫂哎一声,笑着出去了,大约一刻钟后,仍旧带着疑惑回来,对老太太道:“小姑说要用石膏搭配做来,那石膏不是药吗?”
此前她娘病了好些天不见好,去镇里瞧大夫,大夫给配出来的药就有石膏。
罗老太太笑道:“那谁知道。咱家没有石膏,你桃大娘家应该有,我去借一点。”
桃大娘就是村长大娘,他家幼子自小体弱,十天半个月就要去镇里拿药,早些年村长那几个儿子都没成家还好说,现在这小叔子经常吃药,几个嫂子天天摔摔打打。
如果是别人去借石膏,这桃大娘肯定不会给好脸色,说不定还要骂一顿,但罗老太太是长一辈的,过去说想借一点石膏使使,桃大娘二话没说给包了一点,还问家里是谁不得劲了。
罗老太太笑道:“都好着呢。我们家秀儿,说是在哪儿听说过,用这石膏能做出来一种新鲜吃食,我就厚着脸过来借一些。待会儿做好了,让平旦给你们送些来尝尝。”
桃大娘一听说这,心里有些不舒服,我家的药你们借去做吃的,也真好意思?但还是着道:“送什么呀,你们一大家子怕还不够吃呢。”
老太太笑了笑,拿着小纸包出了门。
这时,一个瘦弱的年轻男子扶着门框出来,问道:“娘,你觉得老叶伯家的秀儿姐怎么样?”
桃大娘直接摆手,“没可能。别的都不说,就咱们同姓,你俩就不可能。”
??今天更新的字数比较多,大家收藏则个吧。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