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在齐平镇听着传说。安仲华在余阳县饱受出名的困扰。
自从杂志刊登了县衙里主簿的那篇文章,余阳县的人就知道了他们的县令是个一边带孩子,一边勤劳工作的父母官。
文人看了文章,多要写些诗句,文章,跟着附庸风雅,赞美一番。于是,最近赞美本地县令的文章如雨后春笋般,一下子多了起来。
田间地头不识大字的农民、走街串巷的小贩,他们觉得县令一手抱着孩子的样子很亲民。原本他们以为的县令是高高在上,让人跪拜的,没想到竟然也是个会抱孩子的普通男子。
看到图片的女人们,大多会赞叹一句,县令真是个好男人。
甚至有未出阁的姑娘,脸上蒙着纱,堵在安府门口,扬言宁愿嫁给县令大人做妾室。
整的安仲华苦不堪言。
卫氏紧皱着眉头,抱着平安,眼下垂泪,哀哀怨怨道,夫君何时在外面与那些人有了苟且。
安仲华:......苟且......夫人,你且听我说,那都是误会。
误会?卫氏抬眸看他一眼,眼神里流露出哀伤,那些人都堵着我安府的大门了。以前你我恶人海誓山盟,现如今却......夫君这样,让我如何活我不如带着我儿......
夫人。卫氏这样说,安仲华顿时急了,夫人。我安仲华对天发誓,在外面绝没有做过对不起夫人的事。如有违誓,天打雷劈。
和安仲华生活了十多年,卫氏自然知道安仲华的为人。
此时见他赌咒发誓,心里便信了大半。唤来一旁的香兰吩咐道,去联系陈轩、徐立,查查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到底是谁在找安府的晦气。
平安坐在卫氏的怀里,好奇地看着爹一脸着急的模样。
他冲着安仲华张开小手,啊了一声。
安仲华把他接过来,平安照旧小手一指门外,他又想出去玩。
好平安,好平安。现在爹可出不得门。安仲华抱着他在屋内来回走,边走边念叨,那些母老虎在门外堵着爹呢。平安,爹可不能出门。
可惜,九个月大的平安并不懂他爹口中的母老虎是个什么玩意。他只是想日常出门转悠。
于是他继续指着门外,看一眼安仲华,啊一声。
眼见着儿子要闹起来。安仲华便哄道,爹带平安去哥哥院子里看看,去看看哥哥有没有回来。
哥哥这个词,平安已经能听懂了。他兴奋地拍打安仲华的肩膀,啊啊地叫了两声。
可惜哥哥才出门不久,不可能现在回来。
院子里只有花花安静地趴在松树下乘凉。
平安认识花花呀。花花也认识他。
花花直起身,摇着尾巴在安仲华脚边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