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蜕变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对于重生过一次的郑海洋来说,这一年的肯德基还真是没什么东西可吃的,但是抬头看看周围,每个吃着这个“洋快餐”的人脸上都很满足,而且楼下还是一堆人在排队,来来去去的人非常多,可见生意有多好。

几人吃着炸鸡和土豆泥,喝着可乐,郑海洋脑子一转,问琪琪道:“琪琪好吃么?”

琪琪啃着炸鸡点点头,嘴巴都没听过,他又转头问他妈,程宝丽舔了舔唇角,道:“味道和我们自己做的鸡不一样,还有这个土豆泥,这个沙拉,是这么说的吧?我还真是头一次看到水果能这么吃的,还有这个面包,不就面粉做的么?”

陈灵灵显然对这些洋快餐没什么兴趣,只喝了一点可乐,其他时间都在给韩一喂土豆泥,她道:“外国人吃饭就这样,快餐讲究得就是一个快,付钱等半分钟你就能拿到吃的,吃完也就十分钟,方便。”

几人吃完了还剩下一份肯德基,没人吃,都饱了,程宝丽拿个袋子拎着,说带回去给男人们,郑海洋道:“还有高爷爷告奶奶他们呢。”

程宝丽一拍头,道:“对,差点忘了,我给他们也带点。”刚好排队的人没有那么多了,又排了个队买了几份带回去,让院子里的人都尝尝。

晚上,一堆人围在桌边吃饭,程宝丽买的肯德基都上了桌子,高听泉一家都吃到了,大家都很开心,话题都围绕在这个肯德基上面。

郑平第一次吃肯德基,吃到那个土豆泥的时候,皱眉道:“这玩意儿不就是把土豆压扁了蒸一下么?”

韩治军道:“还有这个鸡,我还是觉得咱中国人自己做的鸡好吃。”

高听泉“啧”了一声,“不就是个鸡么?菜市场一只活鸡才多少钱?!怎么到了洋人那里,就卖那么贵?”

琪琪妈道:“洋人的东西都贵,我同事说上次看那个什么衣服,据说是国外名牌,你们猜多少钱?一千二!!当时我都快吓死了!!”

郑海洋坐在一边,心里已经快澎湃激动死了,他想亲爱的爹妈叔叔阿姨们,你们全部都说到点子上了!!除了可乐,土豆泥炸鸡沙拉面包全部可以自己做!!挂洋牌子卖得贵是因为大家都好奇!!而且这个时候只有肯德基还没有麦当劳!!

麦当劳这个还真不是郑海洋胡乱猜的,他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做论文查文献报告,刚好查到过,中国第一家麦当劳是在90年的下半年十月份,而现在才四月份。

郑海洋心想,为什么他们不能做洋快餐?这个时候可是连薯条和汉堡都没有的!全中国没有一家麦当劳!肯德基都没有几家!

郑海洋听着大人们聊着肯德基,心里都快要急死了,每次都能说道点子上,可就是没人想到要去开个洋快餐店。

终于,郑海洋忍不住了,大声道:“爸爸叔叔,你们也去开洋快餐店吧,这样以后我们吃炸鸡就不用给钱了。”

童言无忌,孩子的话把大人们都逗乐了,高听泉他们三个大男人却是一愣,郑平习惯性又和韩治军对视了一眼,每次两人心里琢摩出了什么东西,都会这么相互看一眼。

高听泉把最后一口炸鸡吃掉,骨头扔到一边,对高奶奶道:“妈,咱们家油还够么?能炸鸡?”

高奶奶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够啊,当然够!”

郑平一把将郑海洋抱起来,乐道:“儿子你可真是旺家啊!!这你都想得出来!!”

郑海洋心里摩拳擦掌,爸爸们快上吧!咱们做了汉堡薯条红豆派,以后就没有麦dang劳什么事情了!!中国的快餐市场,就是咱们的了!!

第25章摸索≈从小就当奶爸,以后会不会变娘娘腔啊?!

有目标,有干劲儿,一下子所有人都忙碌了起来。

这一次可不只是郑平和韩治军两个男人忙活,小院子里所有人都有任务。

陈灵灵负责跑肯德基买吃的回来,程宝丽负责买水果买鸡肉,和高奶奶一起处理鸡肉炸鸡;高听泉跑北京城里找沙拉酱还有番茄酱甜辣酱什么的;韩治军在桌子上铺一张大白纸,和当初开“介绍班”的时候一样写写画画,把脑子里的想法全部都写到纸上。

三个几乎很少进厨房不碰柴米油盐的男人,现在一整天一整天围在大火炉油锅旁边,满身都是油烟味道。

肯德基的沙拉好做,水果切成小丁生菜撕碎点,用买的沙拉酱拌一拌,还就真是那个味道;面包没什么可稀奇的,就是土豆泥和炸鸡没那么简单。

程宝丽做土豆泥就是把土豆蒸一蒸,蒸得熟透了之后拿勺子压扁了,再加点盐浇上鸡汁,但味道总是觉得怪怪,没有肯德基的土豆泥吃上去的那种香甜感,反而有土豆和鸡汤的腥味在里面,吃上去口感很差。

男人们吃吃也觉得味道不对,大概是最近吃鸡吃得火气上来了,竟然开始捞袖子自己动手干,小厨房里三个大老爷们围着围兜忙活,袖子衣领上全是土豆泥。

程宝丽去买市场上把能买回来的调料都买回来了,一样样搭配着朝里面加,连着摸索了好几天,味道比之前好了很多,终于摸出了一点门道。但味道还是不对,土豆泥看上去就很粗糙,没有肯德基的细腻有光泽。

有一天中午,大人们忙累了都去睡午觉了,郑海洋看厨房没人,就偷偷跑了进去,他急了好几天了,看大人们忙活自己还插不上手,他和他妈说要加牛奶,偏偏程宝丽不当回事的笑道:“自己想喝牛奶了吧。”

这不,郑海洋带着韩一偷偷跑进了厨房,打算自己亲手实验一下,虽然人小个子矮,但好在一个土豆泥也不是什么高难度的事情,反正土豆都蒸好了在锅里。

郑海洋把韩一安置在一个小板凳上坐着,远离灶台,韩一就这么老老实实的坐着,手里捏着个奶瓶子,牛奶喝了还没几口,里面都是满的。

郑海洋捞袖子,拍拍韩一的小脑袋:“你乖,等会儿把你的牛奶借哥哥用用。”

郑海洋洗了手,去拿土豆压泥,压完了泥加了一点盐,从一堆调料里找到了还没开封的黄油,接着就去问韩一那他的奶瓶子。

韩一对他那个奶瓶子可宝贝了,每天都要紧紧捏着好几个小时,别人都不能碰,一碰就不开心,郑海洋去拿奶瓶子,哄着:“借哥哥用用,用完了还你。”

韩一捏着,抿着嘴巴,明显不开心。

郑海洋就哄啊,弟弟最好了,宝宝最乖了,哥哥用完了就还给你。

继续抿嘴,头一瞥开,不吃这套,也不松手。

郑海洋拿出老子哄儿子的水平来哄韩一,圈着孩子,抱一抱,“哥哥就用一下,用一下就还给你好不好?来,来松手。”

韩一终于一回头,黑亮黑亮的眼珠子看着郑海洋,郑海洋想都没想低头亲了亲孩子的脸,韩一就笑了,手捏着奶瓶子也没有那么紧了。

郑海洋乘胜追击,又亲了两口,韩一一高兴,终于彻底松了手。

郑海洋没舍得把韩一的牛奶都用掉,用了一小半,黄油和牛奶都加进去之后就开始竖着筷子搅拌,搅拌了足足有十几分钟,手都酸了。

郑海洋拿筷子沾了一点土豆泥吃了一口,那口感——真是叫他快感动哭了!竟然真的是加黄油和牛奶,加了之后再搅拌,果然口感好了很多。

韩一站起来小跑着颠过去,抓着郑海洋的一条胳膊,郑海洋就拿手沾了土豆泥喂给孩子,“好吃么?”

韩一点点头:“好、吃。”

郑海洋就再给孩子喂了两口,吃着吃着,竟然就停不下来了——那土豆泥热乎乎的还有牛奶和黄油的香味。

郑海洋把盆子放在板凳上,韩一自己伸手去沾土豆泥,沾了往嘴里送,被郑海洋一把抓住手,“手没洗,哥哥给你喂。”说着拿勺子一点点喂给小萝卜头。

一大一小吃得可开心了,快吃完了,琪琪突然从外面走进了厨房,看到空空的盆子,再看看郑海洋和韩一那一嘴香喷喷的土豆泥,口水都要下来了。

琪琪哭丧着脸跺脚:“洋洋我不和你好啦,你带小一吃好吃的土豆泥,竟然不喊我。”又强调了一遍:“不和你好了!!”

郑海洋哭笑不得,把盆子里的土豆泥用勺子刮得一干二净,把一大口土豆泥送到琪琪嘴边:“和你和你好,最后一口大的给你吃。”

琪琪撇嘴,一翻眼儿,立刻张开大嘴巴,一口连勺子带土豆泥包进了嘴巴里,郑海洋松开了手。

琪琪拿着勺子,嘴里吞着香喷喷的土豆泥,立刻笑起来,结果嘴巴还没合拢,一边儿韩一瞧着本来应该送进自己嘴里的土豆泥被别人吃了,嘴巴一撇,不高兴了。

郑海洋看韩一不高兴了,于是拿手沾了盆子里的土豆泥去喂,小崽子跟抱着奶瓶子一样抱着韩一的手,允吸着指头上的土豆泥,嘴里几不可闻的小哼了一声。

三个孩子把土豆泥都吃了,吃完了,郑海洋更加哭笑不得,他们竟然把土豆泥全部都吃了!!没剩一点儿!!那大人们怎么知道要加牛奶和黄油啊!?郑海洋快给自己的智商跪了。

于是只能赶紧重做,压土豆泥放盐放黄油和牛奶,放完了拿筷子搅拌,好在多了一双手帮忙,女汉子高琪琪能吃能干,力气大得要命,搅拌起土豆泥来竟然比郑海洋要专业得多。

就这样,大人们起来之后发现了厨房里做好的土豆泥,色泽圆滑光润,厨房里还飘着一股子淡淡的香味。

高听泉愣了,看着厨房里三个孩子,问道:“你们谁做的?”

高琪琪一挺胸一抬头,接着抬手指向郑海洋:“洋洋做的,可好吃了!”

大人们都震惊了,郑平问儿子加了什么东西,郑海洋就说他随便加了牛奶还有那个“黄色的小方块”。

高听泉把那盒子拿起来一看,正是黄油,而灶台上还放着韩一的空奶瓶,他震惊道:“郑二啊,你家儿子,不止旺家,还是个神童啊!!!”

这一次,程宝丽她们终于做出了口感适宜的土豆泥,虽然还完全不是肯德基的味道,但味道已经相当好了,程宝丽陈灵灵还想了个些花招,除了鸡汁土豆泥,她们还在土豆泥里面加了浓稠的牛肉汤和骨头汤,味道也很好,高听泉全家都来吃,尝完了之后纷纷赞许。

高听月兄妹两个夸道:“我觉得还是你们做的这个口味更好,肯德基的那个土豆泥,味道老让我觉得怪怪的。”

程宝丽和陈灵灵脸上乐开了花。

土豆泥的问题解决了,很快面包的问题也迎刃而解。韩治军打听了做面包需要烤箱,但市场上并没有烘烤箱卖,面包房的烤箱都是定做的,价格有些贵。

本来三个男人讨论了一下,实在没办法就花钱买吧,高爷爷听说了立马骂儿子,“那个贵的东西干嘛要买?浪费钱!我烧锅炉的,拿锅炉皮给你打个不就好了么?反正锅炉房那里煤炭多,我去买煤炭也比你们买要便宜啊!”

高听泉这辈子还是第一次觉得他爹烧锅炉是这么有用处,韩治军和郑平都乐了;至于烤面包,那本来也不是多稀罕的事情,高听泉出去一打听就打听到了。

最后就是炸鸡块,肯德基的鸡块那个味道他们肯定是榨不出来的,但他们能炸自己的口味,裹面粉炸鸡都是一样的,关键就是腌制肌肉的工序,里面洒什么调味粉,撒多少的问题。

女人们最后炸出了两种口味,一种是辣一些,一种是五香粉放的多,会香一些,炸完之后大家一起吃,一起尝,哪里不好再重新腌肉继续炸。

吃到最后,郑海洋真是好长一段时间都不想再听到“炸鸡”这个字了。

整整有十一二天,男人们女人们每天关注的事情就是“土豆泥”“炸鸡”,因为材料都是自己买的舍不得扔掉,做的多了只能自己全部都吃掉。

高听映高听月两兄妹在上高中,最近一段时间也吃多了,高听月回来道:“同学都说最近我身上一股肯德基炸鸡的味道。”

高奶奶笑眯眯的:“那就对么,说明我们做得好!”

可郑海洋最近却有些小郁闷,自从上次在厨房给韩一喂了一次土豆泥之后,他发现韩一现在吃什么都要他喂,就跟认准了他一样。

他觉得这样不好,从小就当奶爸,以后会不会变娘娘腔啊?!

作者有话要说:郑海洋:从小就当奶爸,以后会不会变娘娘腔啊?!

滚滚兔:不会,会变受。

第26章一洋基

人生有多奇妙,本来冲着亚运会才来北京的,结果一转眼,却又在为了洋快餐店奔波。

郑海洋还记得一清二楚,重生似乎就是不久前发生的事情,而去年的现在,他们全家还住在江北那个小县城里面,而一转眼,他们已经来到了北京,为事业奔波忙碌。

高听泉、郑平和韩治军三个男人各自拿了一笔钱出来,髙听泉两万,郑平一万,韩治军拿了四万。

六月中旬的时候,高听泉托关系找人租到了东四路口的一间商铺门店,比不上前门肯德基的三层小楼,只有一层,但那一层也不小,也有肯德基一层那么大,地段也十分好,能租用到也多亏了琪琪妈邮电局领导家的一个门路。

郑平他们来来回回去了好几趟肯德基,门牌的装饰、店内的装修、甚至是卫生间厕所他们都看了好几遍,不完全照搬,就是模仿那种间接明了的感觉,地上用什么地砖,墙上涂什么颜色,椅子桌子怎么摆放,等等等等。

确定了之后,还要找好的水电工泥匠瓦匠,那时候已经有零散的装修队了,一个工头下面带着一路人,高听泉找的也是认识的朋友,价钱过得去,也方便交流。

整个六月底七月都是装修,郑平韩治军要跑市场定做厨房买炉子,还要买包装纸托盘,找造纸厂的门市部定纸巾卫生纸……又晒得黑乎乎的,高听泉本来皮肤很白,一个夏天晒下来也快赶上包公了。

食材方面都好办,蔬菜水果沙拉鸡肉都容易搞,就是可乐麻烦了一点,他们找了北京这里的总代,谈了好几天,才把价格压了下来,但也压得不多。

负责人最后对他们道:“我其实很想给你们个优惠价,但你们得知道,外国人想法和我们不一样,我们买个东西,买多了就便宜点,买的人卖的人都高兴,这就跟常识一样;洋人不这么想啊,他们按照合同来,还觉得我们中国人奇怪,明明就是这个价格,为什么买多了要再压价。”指了指脑子:“一根筋啊,我也没办法。”

郑平回去把这事儿讲了,大家都笑,郑海洋心里哼哼——等咱大中国以后发达了,成了消费大市场,他们外国人还不得适应咱们中国人的消费习惯么,现在傲,以后就傲不起来了。

郑海洋这段时间也在琢摩炸鸡店的事情,他想了想后来的肯德基的运作,觉得这家企业后来能在中国本土开那么多家分店,却没有一家本土快餐店能和它抗衡,确实有它独到之处。以前上大学管理课分析肯德基,郑海洋半吊子听了听,现在也多少记得一点——标准化运作、细节、服务、本土化运作。

郑海洋当着奶爸,时不时还去厨房给韩一做点土豆泥,做五次总有那么一次韩一是不吃的,勺子送到嘴边,舔一口,头一歪就不吃了,郑海洋自己一尝,味道确实不好,没以前做的好吃。

味道差得不大吃不出来,韩一就吃,差多了,韩一就不吃,郑海洋忍不住想,那如果是开店顾客买了炸鸡呢?第一次吃,味道好,第二次还来,第二次味道也不错,第三次来,但如果某一次味道差多了不好吃,那客人还会来第三次么?或者买的同一口味,今天和明天完全是两个味道,还要再买么?

推己及人的想,郑海洋自己是不会再去了,谁愿意花钱买个不好吃的东西?

食物上的标准化运作,就要确保食物的一种口味经年累月都是顾客喜欢的一个味道,郑海洋如今吃了那么多次肯德基,发现确实是这样,每次炸鸡的口味都是相同的,土豆泥也永远是那个色泽和口感,沙拉的量前后没有差别,就是面包的大小都不会有明显变化。

还有细节和服务,郑海洋对肯德基麦dang劳的印象就是干净,随时随地有人整理桌子拖地,卫生间也永远干干净净,洗漱台也从来不会积水,服务人员永远耐心。

至于本土化运作,就是按照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来推出新的菜品菜单,一直改善,在本土化竞争中脱颖而出。

郑海洋能想到这些并不是因为他多聪明,而是因为他是个“重生者”,郑平韩治军他们注意不到这些,一门心思扑在店面装修上,郑海洋就找个好机会不动声色提醒他们。

有一次程宝丽做了水果沙拉,沙拉明显放多了味道很重,郑海洋吃了一口就吐掉了,对他妈道:“妈妈,水果沙拉不好吃,为什么每次做的沙拉都不是一个味道啊,可是肯德基的沙拉炸鸡每次吃都是一个味道。”

程宝丽没当回事,弹了弹儿子的脑瓜。

陈灵灵听了这话,琢磨了一番,没叫郑海洋失望,果然琢摩出了内在的含义,她专门又跑去前门买了好几份肯德基,又隔了两天买了一次,吃了吃,味道果然不变。

陈灵灵回去就和程宝丽在厨房商量,拿着买好的店面水果沙拉碟子,道:“咱们以后做沙拉,生菜多少、切成丁的水果多少都定个量,沙拉放几勺也定个量,确保量和口位前后一致。”

再拿鸡腿,“鸡腿腌制的时间也定一定,外面包的面粉糊的浓稠,水多少、鸡蛋几个都定个确定的量,面包做的时候也要定个大小,土豆泥叫多少黄油牛奶加多少鸡汁都要定量。”

“咱们不能每次做口味都不一样,别人花钱来吃,次次吃味道都不一样,有多有少下次谁还来?”

程宝丽想想觉得有道理,道:“对,而且我觉得咱们请的服务员也要和肯德基一样,年轻热情,笑脸迎人,对谁都要客客气气的。你说咱们要不要也专门定一套衣服,让服务员专门上班的时候穿。”

陈灵灵笑:“这个不急,现在店名还没取呢,等取了店名招了服务员,我们再定做衣服。”

小院子里大家都忙,一切看似都没有什么规律,但所有人都有条不紊的做着自己的事情。

店铺装修到一半的时候,工头让高听泉他们定店铺名字,他们好去做招牌,高听泉问韩治军取什么名字,他不做主,毕竟韩治军投了十万,这么一大笔钱可不是开玩笑的。

韩治军想都不想,就道:“就叫‘一洋炸鸡’呗,也弄个大红牌子,找个大学生问问英语怎么说,咱们也弄个英文牌子一挂。”

高听泉:“一洋一洋,哎,这名字好,洋气啊,怎么想到的?有什么寓意没?”

郑平笑:“没寓意,韩一的一,郑海洋的洋,随便凑的名字。”

“……”高听泉默默竖起大拇指:“你们两人的宝贝儿子旺家啊,用他们的名字,这店肯定大火!!”

郑平和韩治军都笑,笑得客气,两个男人心里却还是挺得意的。

五月六月七月就这样忙碌又平静中度过,因为大人们都很忙,郑海洋已经彻底沦为了照看孩子的奶爸,不但要照看韩一,还要照看琪琪这个跑得颠儿颠儿的小女汉子。

韩一到八月不但走得顺畅跑得平稳,说话的水平都开始飞速增长,以前叫郑海洋“媳妇”,现在儿化音都上来了,“媳妇儿哥哥换着乱喊。”

琪琪幼儿园放假,每天都喜欢跑出去买“北冰洋”,汽水要喝,袋淋要吃,双棒儿要吃,冰砖也不放过,自己零花钱没了,就缠着郑海洋买,郑海洋说:“不买,我存钱是给韩一以后娶媳妇儿用的。”

琪琪就去哄韩一,连哄带骗,韩一高兴了,就和郑海洋说:“哥哥我要吃。”

郑海洋就唬着脸,“没钱。”

韩一:“娶媳妇儿的钱。”

郑海洋去揉韩一的脸:“把娶媳妇儿的钱都吃冷饮吃掉了,你以后还有钱娶媳妇儿啊?”

韩一就咯咯咯笑,琪琪在旁边一手拉郑海洋一手拉韩一,想吃冷饮的心急切得要死,跺脚道:“洋洋你不就是韩一的媳妇儿么?娶你不用钱,走吧走吧,过会儿卖完了就没得吃了。”

再回来,韩一郑海洋琪琪手里一人一根冷饮,琪琪吃着今天的还想着明天的,就凑过去问韩一:“小一,娶媳妇儿不用很多钱的,明天咱们还吃冷饮啊?”

韩一舔了舔嘴里的冰棍儿,孩子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转头看了看郑海洋,郑海洋叼着冰棍朝他瞪眼挑眉头,韩一转过头,用一种特别认真的表情,摇头道:“明天,不能用娶媳妇儿的钱。”顿了顿,似乎是在组织语言,“妈妈说,娶媳妇儿,要很多,钱!要存钱!”在娶媳妇儿存钱方面,韩一还是很坚定的。

郑海洋心里松了口气,为小金库里的人民币捏了一把汗,琪琪贴着一张大脸对韩一道:“谁说的?不要钱啊,你看你洋洋哥不就不要钱么?”

郑海洋怒了,扔掉手里的木棒,对琪琪道:“高琪琪,我告诉你妈听啊。”

琪琪哼了一声,含着嘴里的冰棒这才不吭声了。

七月底,店铺彻底装修好了,中文英文招牌都安好了,拿一块大红绸子遮着,店铺外的墙壁打空了安装的透明大玻璃,店铺里面桌子椅子崭新,收银台高高的,两台白色收银机发亮。

大人们那天带着孩子都去了店铺,一起打扫卫生,边边角角都擦得干干净净,程宝丽捞着袖子带着手套擦卫生间的地砖,一块块擦,擦得锃亮锃亮的;厨房打扫干净了榨油锅都放进去了,新买的大冰柜也放在厨房。

郑海洋带着两个孩子在店里看看,又去厨房逛了逛,琪琪看到大冰柜就跑过去,问郑海洋:“洋洋,里面有双棒儿么?”

郑海洋想着那冰柜是夏天用来放食材的,应该没有,可被琪琪这么一问,他脑袋里灵光一冒——炸鸡汽水肯德基也有啊,“一洋炸鸡”为什么不多弄个冷饮呢?这么热的天开张,弄个“冷饮”做特色,肯定能吸引不少顾客!

郑海洋一想赶紧就去找他爸找韩治军,“爸爸,为什么店里不卖冰棍儿?天热不就要吃冰棍儿么?”

髙听泉现在已经见怪不怪了,他都喊郑海洋“小神童”,他啧道:“郑二啊,你儿子可了不得啊,要不咱结个娃娃亲吧,你看我女儿和你儿子也差不多大。”

郑海洋哭笑不得,韩一跟在后面,听懂了,嘴巴一撇,又不开心了。

韩治军现在也是越来越喜欢郑海洋,这孩子脑子瓜总能想到大人都想不到的东西,他们一心想着炸鸡店,根本没想到这么热的天给弄个冷饮出来,韩治军在旁边对髙听泉摆手道:“哎哎,我儿子都直接喊洋洋媳妇儿的,先来后到啊,要娃娃亲琪琪得排队啊,我儿子排前头。”

店铺装修好了手续都全了,男人们忙乎了这么久终于松了口气,心情都特别好,三人今天明显异常兴奋,髙听泉和韩治军拍着桌子,一个说洋洋以后就是我女婿,一个说洋洋是我儿媳妇,越说越夸张越不着边。

郑海洋在不远处拉着韩一朝厨房走,韩一在后面喊:“媳妇儿。”

郑海洋边走边回头:“干嘛?”

韩一不说话,只是看着他笑。

店铺弄好之后,就先招了四个人,都是年轻女人,最大的也才28岁,到这时候,一直默默无闻没什么大手笔的陈灵灵终于显出了她的能耐。

郑海洋是亲眼见过的,陈灵灵亲手带着她们学收银,教她们怎么打扫卫生擦玻璃擦桌子,如何微笑说“欢迎光临”“下次再来”,如何教客人点餐,行事做派井井有条。

店里最先定了“鸡汁土豆泥”“香甜土豆泥”“炸鸡腿”“炸鸡翅”“炸鸡块儿”“水果沙拉”“面包”“可乐”“汽水”和“冰冷饮”这几样,土豆泥和炸鸡的配方都只有他们自己人知道,请来的人最多就是炸个鸡、装盘,最重要的东西,陈灵灵自然不会告诉外人。

程宝丽嫌外面店里做的衣服贵,自己拿缝纫机踩着做了“一洋炸鸡店”的衣服,用黄色和红色搭配做围兜,胸口有“一洋”两个字,服务员穿白衬衫外面套个围兜,人堆里一眼就能看到那亮黄色。

结果程宝丽做好了围兜,郑平拿起来一看,道:“宝丽同志,虽然是个炸鸡店,但你也不用把衣服颜色弄得和炸鸡一个颜色吧?”

程宝丽:“……”

郑海洋:“……”

程宝丽:“滚滚滚!我就爱穿成炸鸡怎么样!?”

郑平赶紧道:“炸鸡好炸鸡好,我就爱炸鸡就爱炸鸡。”

第5节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