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蜕变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几个大人哭笑不得,陈灵灵他们听说之后也十分无语,忙着赚钱竟然把儿子上学的事情都给弄忘记了,最关键的是,小院儿里竟然没一个人想的起来!

高听泉道:“就上琪琪那个幼儿园吧,我认识人,打个招呼就能入园,还好只是幼儿园,其实我觉得上不上都一样的,就是一圈儿小朋友一起玩儿,没什么。要是上了小学给弄忘了那就麻烦了。”

程宝丽和郑平对视一眼,这夫妻两个也有意思,赚钱赚钱忘了儿子,问题是,两个对孩子上学的事情竟然半点主意都没有,关键是之前没有提前想过,现在陡然一提,才想起孩子四岁要上幼儿园了。

程宝丽看看郑平:“要不就在北京上幼儿园?”

郑平也不太懂,“没户口能在北京?”

高听泉道:“幼儿园的话,我认识人,没户口应该可以。小学肯定是不行的,你们户口都在老家吧?要在北京上学,户口得迁过来。”

郑平道:“迁户口得要条件吧?”

髙听泉只回了两个字:“买房!”

“买房”这两个字好像一枚扔进静水中的石子,一下子搅起了一番涟漪,齐齐牵动了郑平、韩治军两家人的心。在提到买房之前,他们都只是来北京闯荡的外乡人,没有根基没有房子没有户口,来的时候靠着一份想要赚钱的冲劲儿和信仰;可买房完全是另外一个概念——在北京买了房子安了户口,就好像有了根基一般,不再是漂泊无定所的状态。

房子,预示着又将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陈灵灵跟随韩治军漂泊闯荡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自己的房子,听到“买房”两个字的时候愣了许久,过了一会儿,愕然对韩治军道:“咱们,要在北京买房子?”

韩治军想了想,他是真的漂泊够了想安安心心定一个家,事业孩子家庭他全有了,现在唯一缺的,就是个房子,况且孩子以后要上学,陈灵灵跟着他这么多年也漂泊够了,是时候该买套房子了,他点点头道:“买!”

程宝丽拿胳膊肘捅捅郑平:“咱们也买?”

郑平道:“买啊,洋洋上学要户口啊,当然买!”

这话刚说完程宝丽转头二话不说进了屋子,郑平:“哎,和你说话呢,你进屋子干嘛?”

程宝丽头也不回道:“我看看存折!”

买房可是个大计划,不是说买就买的,要看房子要凑钱还要商量这个商量那个。

“一洋”现在请了服务员,程宝丽陈灵灵偷懒也能偶尔休息个一天半天。

这天郑海洋正坐院子里拿指甲剪给韩一捡脚趾甲,就听到屋子里程宝丽和陈灵灵讨论买房子的事情,男人们也在,高听泉突然提到了“亚运村”那边的房子。

买房子!!?

郑海洋一手拿着指甲剪一手捏着韩一的小肉脚,耳朵跟雷达似的竖起来,脖子都拉长了,只听见屋子里传来高听泉的声音道:“那边地段就是太偏了,不过为了亚运会当时北京城里很多路都重新规划了。不过我觉得吧,那边的房子,会涨价会升值!”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你们这是要在北京买房子了么?!!!郑海洋激动得恨不得一口把韩一的脚丫子塞进嘴巴里,太好了!人生又迈出了一大步!照这个节奏下去,很快就能在北京当富二代迎娶白富美了!!

韩治军道:“亚运村那边去看看,我也想买那边的,现在亚运会已经开幕了,热闹,趁着‘亚运会’的风,亚运村铁定能涨。”

陈灵灵跟着韩治军久了,一听这话就明白他在想什么:“哎,你到底是买房子自己住呢,还是想拿房子赚钱呢!”怎么都感觉韩治军这是又在想赚钱的主义了。

韩治军笑笑,意味深长,不说话,程宝丽在一边拿个最新的北京上看看下看看,道:“灵啊,亚运村那边偏了点儿,咱们怎么着也得买个离店近一点儿的吧?”

这一次髙听泉和郑平都笑了,陈灵灵总算明白了,原来这几个男人嫌亚运村那里偏,想买靠近城区的房子,可手头上暂时没那么多钱啊,怎么办?买了亚运村的房子涨了再卖出去啊!

陈灵灵哭笑不得,她发现自己这小半辈子人生全冲着钱去了,她道:“万一没涨怎么办?”

韩治军斩钉截铁道:“肯定会涨!!”

陈灵灵一开始不相信,她觉得一个房子能涨到哪里去啊,结果九月底一起去亚运村看了房子,听说一平要四千块的时候差点没和程宝丽一起背过气去,她不可思瞪眼:“怎么会这么贵!?”

高听泉道:“看着吧,这房价铁定越来越贵!现在亚运会还没结束,还稍微好一点,等亚运会一结束,这房价肯定噌噌噌往上涨!”

郑海洋偷偷拿了他妈的地图看,私底下研究,以他对北京有限的认知来看,亚运村应该是在四环那里,四环的话确实有点偏,二十年之后房价肯定也没有二环那么高。

韩一不懂,也跟着郑海洋趴在地图上,郑海洋捏了捏韩一的耳朵,指了指地图:“存钱,娶媳妇儿,还要买房子。”

韩一开口:“房子。”

郑海洋:“对!房子,娶媳妇儿要钱要房子,买了大房子,才能娶媳妇儿。”

韩一笑眯眯的拍拍手:“买房子!!”

高听泉办事一向利索,能一天办完的绝对不拖到第二天,能最短的时间弄完绝对不会搞上半个月,而且90年买房子也方便,没那么多手续也没那么多税,只要有钱,就能买房子!

更重要的是,买房子可以分几次付钱,韩治军他们凑了所有的钱买了两套房子付了第一笔款,那天刚刚好是十月四号,亚运会结束的前三天。

10月7号亚运会结束,当天,亚运村的房子就从4000一平涨到了5300一平!!

短短三天时间,一转头的工夫,他们还在想办法凑剩下的钱,房子竟然就已经开始涨价了!!

两套房子总共是一百五十平多一点,三天时间,光是两套房子他们就赚了二十万!!!

程宝丽在屋子里把脸埋在被子里尖叫“啊啊啊啊!!!!”

琪琪妈都吓傻了,三天二十万!!这比他们开炸鸡店还要赚钱!高听泉立马就后悔了,他出了主意没舍得花钱买房子,郑平和韩治军一人搞了一套,现在好了!!三天一套房子就涨了十万!

髙听泉想都不想,立马转头带着琪琪妈把家里所有的钱都拿了出来,去亚运村的售房处买房子,去的时候已经晚了,售房处到处都是人,人挤人看房子吵吵闹闹说个话都要吼,招待员忙都忙不过来。

高听泉是个急性子,不想等也知道不能等,他憋红了脸,最后跑到招待员那里,大声嚷嚷道:“我不看房子了,随便给我拿一套!钱我也带过来了!!”

髙听泉是有些太急了,付完钱走完手续人都跟脱了层皮似的,回去之后韩治军都觉得这样太心急了,高听泉摇摇头,擦汗道:“虽然是为了钱,但也不是全冲着钱,我就是不想以后爱人孩子吃苦,你看有钱多好,琪琪天天想吃什么就有什么,不用羡慕别人家孩子有得吃她没有,琪琪妈就算在邮电局受了气不想干了也不用憋着,随时回来我也能养她。”

想要富裕的心情是迫切的,但急功近利的背后是默默的温情,谁都不想贫穷,要从贫穷里走出来也不是一条容易的路,但为了家人为了自己,拼了。

整个十月,北京城里还沉静在亚运会之后的余温里,满大街都在卖带着亚运会标志的玩具衣服和纪念品。

琪琪妈给三个孩子买了带着“盼盼熊猫”标志的衣服,琪琪是一条粉红裙子,韩一是一件长袖衫,郑海洋是一条——三角裤衩(……)。

琪琪妈还一本正经的解释:“本来也想买长袖衫或者其他衣服裤子的,但是都太小了,其他都卖完了,等姨过两天有空再给你买!”结果一转头就忙得没时间了。

郑海洋只得穿着那条绿边白底印着“盼盼熊猫”的裤衩,好歹,大小刚刚合适。

他最近闲着无聊,迷上了给韩一出选择题:“小一啊,喜欢房子还是喜欢钱啊?”

韩一斩钉截铁:“都喜欢!”

真聪明!有前途!

亲一口,继续问道:“那喜欢钱还是喜欢哥哥啊?”

韩一想都不想:“哥哥!”

再问:”那喜欢媳妇儿还是喜欢哥哥啊?“

韩一目不转睛:“哥哥!!”

郑海洋嘴巴都要笑咧开了,一旁琪琪听了直翻白眼儿,心里嘟囔着你不就韩一的小媳妇儿么?嘴里不甘地问道:“小一一啊,那你是喜欢你琪琪姐还是喜欢你洋洋哥啊!!”

韩一一把抱住郑海洋,特别开心道:“洋洋哥!!”

琪琪哭丧着脸跑开了。

第30章回省城开分店≈韩一和郑海洋的首次分别

一洋的生意最近越来越好,很多人开始把“一洋”和肯德基拿出来对比,不得不说还是中国人最了解中国人自己的口味,现在每到了周末,一洋门口也会有长长的队伍排出来,一点都不比肯德基的少。

但是不光只有韩志军他们看到了洋快餐的前景,在一洋基和肯德基之后,东四路口上突然出现了一家叫做“二洋基”的洋快餐店。

这家店的牌子挂出来的时候,韩志军他们真是哭笑不得,他们是模仿了肯德基作出了“一洋基”这个牌子,而现在自己反而成了别人的模版,他们有“一洋基”,别人有“二洋基”,搞不好哪天北京城里就会出现“三洋基”“四洋基”“十洋基”!

洋快餐越多竞争越大,他们刚刚开店没多久就有人模仿,以后洋快餐炸鸡店肯定也会越来越多;不过“二洋基”的出现,至少提醒了他们一件事情——注册商标。

商标注册下来之后也只有“一洋”可以使用这个牌子,至少不用担心以后大马路上逛一圈,突然发现另外一家叫做“一洋基”的炸鸡店了。

十一月天气冷了下来,奥运村那边的房子还在不停的涨,现在已经涨到了七千多,好多人都要疯了,买到房子的欢天喜地,没买到房子的一边后悔一边眼红一边又在到处打听奥运村的房子。

韩志军他们把房子紧紧捏在手里面,打算等着房价再涨一些的时候就转手把房子卖掉,刚好那段时间他们看了两套房子,位子价钱都合适,面积也不小,比他们在奥运村买的房子要大,门对门的两户,刚刚好还能做邻居,抬腿走三步就能串门儿。

奥运村的那边房价的势头就像是锅炉里的旺火一般,越来越火越来越贵,慢慢的,竟然又从七千多涨到了靠近八千。

髙听泉打听到这个时候已经有人开始转手卖房子了,4000一平买的八千一平卖掉,两个月的时间,竟然多赚了一倍!

琪琪妈在家里打了鸡血一样,瞪眼道:“房价还能涨么?咱们买的时候可有五千多啊。比四千贵了一千多块呢!”

高听泉道:“涨!肯定能涨到一万!”

琪琪妈心里有些没底:“那涨到一万了,咱们这房子卖么?毕竟老韩郑二他们是要钱买房子的,咱们也不用买房子。”

高听泉想了想,琢摩了一番,道:“再看看,我另有打算。”

因为韩治军郑平想着卖了奥运村的房子再买房子,于是,迁户口的事情暂时搁置了下来,至于郑海洋上学的事情,自然也就跟着推后了。

程宝丽这个当妈的在儿子面前不好意思承认是他们忙着赚钱把宝贝儿子上学的事情给弄忘记了,于是哄着郑海洋:“幼儿园其实也没什么意思,就是一堆小朋友玩儿,你看你琪琪姐姐也不愿意上学,上学不好玩儿的,上学哪有在家里有意思啊。你看家里有炸鸡有沙拉吃,家里还有你韩一弟弟,去了幼儿园就看不见韩一啦。”

为了在儿子面前保全当妈的面子,琪琪和韩一同时躺枪。

郑海洋无语地看着他妈,心里泪流满面,别人家都是孩子不肯去上学打着骂着拖着也要送过去,他们家倒好,亲娘竟然哄着说幼儿园不好玩儿!?上学没意思?!

这!绝!对!是!亲!妈!

郑海洋从善如流,露出一脸天真的懵懂的童真,表情完全模仿的韩一,看着他妈,用力点头道:“那我就先不去上学啦!”

程宝丽笑起来,以为哄儿子哄成功了,亲了亲宝贝儿子,拍了拍小屁股,奖励了五块钱:“拿去买小玩具玩儿。”

郑海洋欢天喜地跑了,程宝丽高高兴兴赚钱去了。

而十一月的某一天,郑平和韩治军同时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新闻——一家叫做麦dang劳的洋快餐店开在了深圳,开张当天十分火爆,长龙一般的队伍让这家名字和肯德基一样拗口的洋快餐一下子在深圳就火了起来。

韩治军点了点报纸,道:“看着吧,以后快餐店会越来越多,咱中国这么多省份这么多人口这么多张嘴呢,外国人也要来赚咱中国人的钱。”

郑平道:“我听说,肯德基开分店了,北京现在有三家分店了。”顿了顿:“你说,现在全国有多少家肯德基?”

韩治军抽着烟,随口道:“北京也才三家,我猜,搞不好还没有二十家。”

郑平道:“我昨天和家里通电话,还专门问了,老家省城还没有。”

韩治军没说什么,似乎并没有在这个话题上面多留心。

可是郑平却完全相反,此时的他已经完全脱胎换骨了,和过去的那个油厂基层工人判若两人,以前他穿着油腻腻的工作服劳作,可现在,炸鸡店的活儿他完全不用管,花钱请人干活儿,过去他干体力活儿,现在他却在动脑子里干脑力活儿,整天想着有什么其他赚钱的好办法。

炸鸡店的生意火爆,女人们看着炸鸡店赚钱,韩治军在等着奥运村的房价涨上去好转手卖掉,髙听泉在琢摩着其他事情,而这个时候的郑平,突然平地一声雷,独自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决定带着“一洋基”的牌子,回老家省城开属于他们的第二家店!!开属于“一洋”的分店!

这又是个跨越性决定性的一步,如同当年他们决定离开国企工厂离开老家,如同当年他们决定放弃做“介绍班”收拾行李来到北京寻求发展。

郑平其实很担心自己的想法会遭到否定,毕竟这是他人生里第一次单独做出的一个决定,过去有什么都是大家一起想一起干,这还是人生头一次。他知道这个决定很突然,毕竟北京的炸鸡店才刚刚站稳了脚跟,他们的房子还没有买下、户口和孩子上学的事情都没有办妥,可当一家家的洋快餐店在北京开店、深圳的麦dang劳门前排起长长的队伍、肯德基在北京开了三家店的时候,他真的觉得不能等了。

半年之前,他们刚刚来北京的时候这里还没有什么洋快餐店,肯德基一家独大,而现在,一家家的快餐店炸鸡店开门,不用多久,他相信这个赚钱的风潮会吹散在中国的大江南北,等到了那个时候再去开分店就真的晚了!

出来这么久,郑平的很多观念都变了,他如今深谙这个世道赚钱的道理——越早越好,越早赚得越多!

但有好的想法是不够的,关键还要有钱!

现在炸鸡店确实赚得非常多,陈灵灵管钱,一洋现在最多的时候日营业额能有一万多,平均的单日营业额差不多有六千。

一天六千,十天六万,这个收入说出去,肯定能把很多人吓懵,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最近他们还是有点捉襟见肘的,毕竟一下子买了三套房子,他们还欠着房款,都是高听泉拖各种关系软磨硬泡一点点还房子的钱。

开分店,钱不够!但也不能否认,郑平的这个想法思路是正确的,肯德基都在北京连开了三家分店,他们本来就慢了一步,如果再慢几步以后会是个什么状况谁也不知道。

女人们在这个时候表现得尤为聪明,齐齐开口表示听男人们的。

韩治军问高听泉:“你觉得怎么样?”

高听泉最近总有些愣神,似乎一直在思考什么事情,顿了几秒,才回过头道:“啊?我?行啊,我觉得挺好。”

郑平看着韩治军,韩治军抽了两口烟,点点头,敲定道:“行!”

于是一转头,韩治军就把自己手里的房子卖了,这个决定又让所有人都傻了。

程宝丽愕然:“一个两个,这都疯了吧?!”

韩治军要卖自己手里的房子,肯定是和陈灵灵商量过的,陈灵灵道:“现在缺钱,没办法,卖了一套房子,咱们手里就有钱了。而且郑二的想法是对的,咱们得开分店,把‘一洋’的牌子打出去,以后咱们不光要在s省省城开店,咱们还要在浙杭、上海开店,越多越好。你看才半个月,咱们那条路都前前后后又开了三家洋快餐店了,谁都想赚钱!咱们不能等!”

程宝丽:“那你们房子怎么办?你不是说要把韩一的户口迁过来,以后在北京上学的么?”

陈灵灵开玩笑道:“要不然等你们房子买了,把户口迁过来了,我们家把户口也弄你们户口本上?”

程宝丽眉头一挑,还当真了:“这个好,一个户口本一家人!”

陈灵灵咯咯咯笑着拍她,“我和你开玩笑的,你竟然还当真!”

韩治军卖了房子,4000买的,卖的时候8360,为了能让买房子的人最快把房款拿出来,他干脆给了个优惠去了零头,一平8300。卖了房子凑了钱,再把之前他们欠奥运村的房款还了,剩下差不多有五十万,这样韩治军手里的闲钱就真的多了。

现在他们这一伙儿人对几十万都没什么太大感觉了,刺激多了,感官都有点麻木了,当然也是因为他们眼界宽了,知道他们几十万只是小钱,比普通小老百姓好很多不假,但和那些百万千万比起来,还真算不上什么。

“一洋”按照当初投的钱和男人们一开始商量好的,股份分了三分,韩治军百分之四十五,高听泉百分之三十五,郑平百分之二十,陈灵灵管着钱,在收回开店的成本之后,现在三家人每半个月都能从炸鸡店分到一比红利,收入还真的不少。

郑平家如今也存了不少钱,在确定要回省城开分店之后,男人们就商量出资额和股份的事情,而这个时候,高听泉却表示不参与开分店的事情。

郑平和韩治军不勉强,刚好他们一人出一半钱各自占一半股。

十二月,郑平先回去省城做先锋探路,登上了回南方的火车,程宝丽带着儿子留在北京,下一步具体留在北京还是回省城等郑平回来再说。

陈灵灵在打毛线,想给韩一和郑海洋一人打一身毛线衣,用的是特别扎眼的大红色。屋子里陈灵灵边打着毛衣边和韩治军算账:“来北京之前咱们总共二十五万不到一点,开了店收回了成本,分红又存了一笔钱,奥运村的房子赚了三十万多点儿,除开分店投的钱,其实咱们手里的钱买上次我们看的房子,还是够的。”

韩治军道:“大高今天开了口,想问我借点钱。”

陈灵灵一愣:“借钱?他想干嘛?”

韩治军道:“去海南,捣鼓房子。”

陈灵灵:“……”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选择和自己的道路,郑平决定开分店的时候,高听泉已经想了很久要不要去海南捣鼓房子了。他在奥运村的房子上看到了一条全新的赚钱的道路,比开洋快餐赚钱,投入大但回报也猛。

高听泉琢摩了很久,在郑平离开北京之后,终于开口和韩治军说了自己的想法,他本来想拉韩治军一起干的,有钱一起赚,以后还可以拉上郑平。

但韩治军拒绝了,他闯荡这么多年,吃过苦受过累赚过大钱当过老板也从高处摔下来过,如今开了“一洋基”赚了钱,爱人孩子都在身边,他觉得十分宝贵,心也没有以前那么野了,暂时不想再折腾了。

韩治军和陈灵灵商量过之后,借了髙听泉十万。十万不是小钱,当时开个炸鸡店都不用这么多钱;而髙听泉转头也把奥运村的房子卖了,拿着手里的几十万和向韩治军借的十万,登上了去海南的飞机。

一转眼,1990年的年末匆匆而来,眼见着91年就要来到了,小院子里的墙上的藤蔓枯萎了,墙头上野花野草都没了,只有一层层解冻的寒霜,显得有些萧条,有些寂寞,有些冷。

郑平回省城了还没回来,高听泉独自一人只身去了海南,琪琪开始学芭蕾舞,一点点大的女孩子扎着羊角辫每天坐在琪琪妈的自行车后面去老师那里,有时候一整天,有时候中午去下午回来。

郑海洋不能光着屁股带着韩一趴在电风扇下面讲故事了,也不能坐在小板凳上抱着脚给他剪脚趾甲,他们躲在屋子里,手里抱着暖手的壶,身上穿着陈灵灵给他们织的红毛衣。

韩一学的话也渐渐多了,会表达的词句也多了,但还是最爱黏着郑海洋,整天整天和郑海洋在一起,最爱说的两个字依旧是“哥哥”。

91年的元旦快到到来的时候,郑平终于回来了,他穿着大棉袄裹着围巾帽子,回来的时候手里空空的什么行李箱子也没有,他是来接程宝丽和儿子的——省城店铺的房子已经选好了,装修队也已经开始装修了,分店得有人帮忙,他一个人忙不过来,程宝丽回去帮把手,刚好郑爷爷郑奶奶也想孙子了。

高听泉去了海南,韩治军和陈灵灵自然要看着北京的店,郑平和程宝丽就刚好回省城负责分店的事情。

大家分工明确,一切井井有条,陈灵灵和程宝丽要分开了十分舍不得,但也是没有办法,两家人自89年年初认识之后,这还是第一次分开。

收拾行李离开也就半天的工夫,郑海洋是知道要走的,可韩一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而且在大人们看来孩子跟着他们走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根本没人留意到孩子们自己的世界。

郑海洋也知道留下不可能,理智上明白是非走不可的,但心里舍不得韩一,大人们整理的东西的时候郑海洋偷偷拉着韩一,哄他:“哥哥要回省城几天,你这几天乖乖的,知道么?”

韩一并不很懂“要走”是什么意思,但“乖乖的”三个字他懂,他点点头,黑溜溜的大眼睛看着郑海洋。

郑海洋被那样天真直白依赖的眼神瞧得心里十分不适滋味,他抱抱韩一,在孩子软乎乎有点凉的脸颊上亲了亲,又亲了亲。

韩治军陈灵灵带着儿子送郑平一家上火车,在站台上道别,陈灵灵抱着儿子朝绿皮车车窗边上坐着的郑海洋挥手,还牵起儿子的小手挥了挥,道:“韩一和哥哥说再见,哥哥要走啦。”

韩一软乎乎的声音跟着道:“哥哥再见。”其实什么也不懂。

郑海洋坐在窗边,玄窗开着,他朝韩一挥挥手,很快邻座的人嫌窗户透冷风,就把窗关上了,韩一就只能隔着玻璃朝韩一挥手。

大人们各自挥手道别,火车鸣笛,韩治军他们退开几步,看着火车缓缓驶离的方向。

韩一懵懵懂懂看着绿皮车的方向,然后跟着大人回家,回家之后满院子跑,找人,“妈妈,哥哥呢?”

陈灵灵道:“哥哥走啦,回省城了,刚刚韩一不是还和哥哥说‘再见’的么?”

韩一这才明白“哥哥再见”是什么意思,站在那里,嘴巴一撇,眼睛一下子红了,紧接着“哇”一声大哭了出来,嚎着嗓子喊:“我要哥哥!!我要哥哥!!哥哥不要走!!妈妈,我要哥哥,你把哥哥还给我!!”

第31章找啊找啊找哥哥

郑海洋跟着爹妈回到了省城,大半年时间,省城似乎没什么太大变化,还是郑海洋记忆里原来的那个样子。

第6节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