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
岑玉刚刚答应却又迟疑了。
“柳老先生那边,晚辈尚未结业。”
赵怀宁大手一挥:“柳老先生那边不用担心,朕再将他返聘回来就好了。”
“给他减轻课量,不会累到他。”
岑玉这才放心下来。
赵怀宁心情很好,总觉得一个十三岁的少年都这么厉害,后年的科举一定会选出来不少人才。
他抬了抬手:“坐下吧。”
岑玉闻言起身坐下,又忍不住抬眼看了一眼皇帝。
原来这就是天子。
岑玉虽没有受到所任武官父亲的影响而学武,但父亲忠君忠国的思想一直持续不断地感染着他,让他坚定了长大之后要报效朝廷的想法。
尤其是他很小的时候经历过一次动荡,是父亲母亲拖家带口来到都城,寻到故人,故人帮忙给父亲安排了一个小职务。
父亲在不断努力下,从无品到了八品,让家里从无到有渐渐富裕起来。
父亲说,这都是朝廷的识人用人制度极好,才让他有了这样带给妻女更好生活的机会。
岑玉觉得,人生在世之所以要努力,原因也不过与此——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而父亲教导他,他要尽最大的努力,不仅为了自己的家人们能一直过上这样好的生活,还要为了守护更多家庭而努力。
现在见到了皇帝,见到了自己未来可以效忠的君主,他越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果然是没错的。
赵怀宁看着自己未来的手下,越看越喜欢,不由着找话题多聊几句:“等朕的皇帝回来了,你就同他认识一下,他也是个聪明的,只是最近一段时间才认学,你要带着他点。”
能让皇帝唤作“皇弟”的,想来必然是与皇帝同母所出的十二皇子,也就是逸王赵怀逸了。
皇帝方一登基就封了这个弟弟为逸王,那时候赵怀逸才六岁,可见皇帝对这个胞弟的喜爱。
让岑玉给逸王当伴读,也彰示着对岑玉的信任。
岑玉应声:“晚辈一定尽力。”
林默在一旁稍稍舒了一口气,她总算是给三人搭上了线。
看赵怀宁对岑玉喜爱有加的样子,是不会再做出什么伤害岑玉家人的举动了,岑玉也不会因此记恨赵怀宁,皆大欢喜。
而殷竺茗和岑玉提前了五年接触,想来也能更加了解彼此。
而且刚回来的时候林默看两个小家伙正分食着糕点,似乎相处还算愉快。
林默见殷竺茗还在研究那一摞药方,便提议道:“择日不如撞日,将殷太医请来,直接拜师吧。”
殷竺茗眼睛一亮:“好,竺茗这就去请。”
殷太医到来慈宁宫后,与凌白简单聊了些医术方面的知识,殷太医立刻意识到对面的夫人果然不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