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的我成了大秦的国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5章东出东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所有人都没有把嬴政的话语当玩笑话来听,嬴政既然说了,只是通知他们,让他们做好准备,那自然就是这么一回事。

“朕打算东出。”

就这么短短的一句话,就把嬴政要说的所有事情都囊括在了一起。

只是囊括的并不完全,也代表不了所有。

“朕打算将山东诸国都变成我大秦的领地,将诸国子民都变成朕的子民。”

这些话语无论换做哪个帝王来说,也不过就是个半笑话罢了。

就算是秦昭襄王来说,也不过是个痴心妄想。

无论是哪一个一十四岁的孩子说出这段话,也不过是年少轻狂。

但嬴政说的话,便显得格外适中,好似就该嬴政来说,也只能嬴政来说。

“朕只问一句,我大秦可有怕的?”

嬴政并没有问所谓的粮草锱铢,也没有问国内兵马还有多少,只问了这一句话。

这一句话可是送命题,一个回答不好大抵今天就能永远的留在这里。

“不怕!”

这群朝臣齐声喊到,整齐的让人有些不可思议。

在死亡的威胁下,他们变得格外聪明,没有任何一个人选错了答案。

“朕就知道,朕的朝堂上哪里会有怕的?”嬴政似乎是相信了他们,“这样的话,那朕也就放心了。”

朝臣们不知道嬴政到底放心了甚么,他们只知道,他们现在的内心并不放心。

与诸国开战,或者是死在这里,无论是哪一个对他们都没人任何的好处。

从军是秦国贵族的传统,但大部分贵族儿郎入军中都有个官职,死的威胁也就小了一些。

但嬴政这样匆忙开战,在他登基时就征战十万兵卒,现在还未过去几天,这十万兵卒定然是招募不完全。

若是真的从他们的家族征兵,且不说好坏,最起码得把族中年轻子弟全部送过去。

整不好他们甚至都得随军出征。

“对了,朕是否还没跟尔等说说这杀神是哪一位人物?”

嬴政的放心并没有说出来,没有说出是何处放心,反而把话题引向了白起。

所有人内心的心思都停了住,微微抬眼看了一下白起,又赶忙收回了眼光,生怕被白起身上的煞气灼伤。

“我大秦封君无数,但封神就只有这一位罢了。”嬴政的话语充满平常,但说出去的语言却不寻常。

本来只是以为就是个名号,谁又能想到是很封君一样的封号?

“朕前几日因为把武安君的封号给了王龁老将军,所以就给这位又找了个封号,找了个能配的上他的封号。”

嬴政说到这里,底下朝臣也就有了猜测,但那只是猜测,谁也不敢说出来,也不敢去相信。

“这位杀神是我大秦前武安君,现封号杀神的白起,我大秦杀神,白起!”

猜测得到了印证,若不是在嬴政面前,在朝堂之上,恐怕朝臣们早就哗然在了一起。

白起的名号他们自然是听过的,甚至是有不少崇拜着白起的。

但崇拜是一回事,见到又是另一回事。更别提这一位都死了不知道多少个年头了。

现在无论是哪个跟他们说白起复活了,他们也不会当真,甚至会打那个人一顿。

但说这句话的是嬴政,有着“天子”称呼的嬴政,这就容不得他们不相信了,也容不得他们不去相信了。

“如此,你们可还有怕的心思?”

嬴政知道白起复生的消息很惊人,也知道白起的名号是有多大。

“这次东出,由白起领上将军一职,大秦境内兵卒军官,全交由上将军统帅。

无朕与上将军令,无论谁都动用不了军中力量。”

群臣哪里还敢有意见?

本身嬴政就不喜欢按套路出牌,杀他们跟杀猪狗一般,更别提现在多了个杀神,多了个人屠白起。

“臣领命。”

白起起身领命,没有任何人敢质疑白起的身份,嬴政说他是白起,他就是白起。

“武安君领副官,伴上将军左右,一统谋划此次东出。”

王龁本就觉得嬴政回来大抵不是为了王宫动乱,现在既然要东出,自然没有反对的道理,起身行礼道:“臣王龁领天子令。”

“长安君……”嬴政似乎想起了蒙骜不再这,但陈轩怎么会不在意这一茬。

只见大殿上方起了一水镜,镜里就是蒙骜的模样。

蒙骜此时还在路上,听闻嬴政的声音,又看到了眼前水镜浮现,就知道这是嬴政的施法。

也不磨蹭,蒙骜就跪伏在了地上,道:“老臣在。”

“长安君也领副官,随上将军一并出征。”

“老臣领命。”蒙骜自然不会去跟白起抢这个东出指挥权,这是在雍城就定下来的。

“蒙武尉缭二人原官职,随军出征。”

嬴政也知道这二人虽不是甚么特有名的将领,也知晓这二人没有多少大能为,但也比军中的大部分人强上不少,自然是要让他们领军出征。

“韩非李斯二人领军中幕僚,亦随军出征。此次一战在韩,韩都破灭后,韩非领兵卒驻守,封韩相。

此次二攻赵,赵都破灭后,李斯率兵驻守,封赵相。”

韩非虽有些抵触,但既然来了秦,就已经做好了这个准备,也就领了命。

李斯却是激动了一下,虽是没表露出来,但声音还是有些颤抖。

“臣李斯(韩非)领天子令。”

“着蒙恬蒙毅二人亦随军出征,此次三战在魏,魏都破灭,二人亦领兵驻守,封蒙恬魏君,蒙毅魏相。”

这二人虽不在,亦是年岁小,但吩咐下来,自然是要领命,也是蒙骜代领。

“我大秦虽是强盛,但东出之举远不是一日之功。此次东出,只破三国,不得再进。”

这与嬴政在路上说的不大一样,但既然如此说了,自然是有他的道理。

“退朝罢!”

嬴政也是乏了,抱着成蟜便下了朝堂,就剩李斯在那扯着嗓子喊了一句:“退朝!”

之后便是属于他们的哗然。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