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想想更没当回事,听话地坐到旁边的小板凳上,乖乖地守着她妈擦洗三轮车。
唐雪珍他们回来的时候,宋芸已经洗好三轮车,正跟女儿一人一个搪瓷缸,排排坐在堂屋的门槛上歇息。
听到动静,她跑去帮忙,打开院门,看到宋昌盛从三轮车上抱下来一个蜂窝煤灶。
宋家一直都是烧火煮饭,即便街坊邻居都用上了煤球,唐雪珍仍是坚持买柴劈柴。
不用问,宋芸都知道,这是她妈专门给她出摊卖盒饭准备的,不想她起早贪黑地太辛苦。
妈,干嘛花这冤枉钱?宋芸接过唐雪珍手里的东西,腾出一只手扶她从车上下来。
什么冤枉钱?你那么辛苦出摊,我跟你爸帮不了啥忙,给你买个煤灶怎么了?谁敢讲一句闲话,看我不捶他。唐雪珍拍着宋芸的手背,宽慰道,再说你弟卖衣服,我跟你爸也资助了一点,所以呀,你不要有心理负担。
您跟爸就这么信我啊?宋芸开玩笑道,就不怕我生意做不好,亏得血本无归。
呸呸呸还没出摊说啥晦气话,你的厨艺怎么样,我又不是不知道,唐雪珍对宋芸有信心,不说来日方长,肯定开业大吉。
承您吉言。宋芸一手提着东西,另一只手搀着唐雪珍的手臂往灶房走。
想好明天卖什么菜了吗?唐雪珍买了三个带盖的大铁桶回来,用来装菜最合适不过了,保温保鲜,至于米饭就用锅煮好过去,纺织厂和肉联厂离家也近,掐好点过去的话,就算是冬天也不会凉。
鱼香肉丝和酸辣土豆丝还有麻婆豆腐,第一天出摊,宋芸选了三个比较常见又很下饭的家常小炒,保险稳当,我已经跟菜市场的孙阿姨说好了,所有菜帮我打包好,我明天一早过去取。
从小山村回来这些日子,宋芸几乎天天逛菜市场,跟里面的商贩已经很熟络了,尤其是这个孙阿姨,对她格外热情。
一开始也是想介绍自己大侄子给她认识,后来听说宁江回来了,孙阿姨只道是她大侄子没这个福气,不过她是真心喜欢宋芸,每次看到她就想起自己那个远嫁他乡的闺女。
宋芸经常光顾孙阿姨的菜摊,孙阿姨给她的价也是整个菜市场最低的。
这样好,当天买菜当天做,吃起来也更新鲜。唐雪珍收拾完大铁桶,站在灶房门口指挥宋昌盛搬蜂窝煤,往里边一点,靠墙角,垒成一堆,别挡过道,小心摔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