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考核。”
随着悟能一声高喊,左边的儒生放下了手中的书,说道:“一问少侠,‘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何解。”
雪千寻闻言,心中一愣,想不到这个儒生居然问起了他儒家的功法,他的心中暗自庆幸,幸好自己不能习武的时候,经常看一些儒释道三家的典籍,希望可以从中找到可以修炼的方式,所以对儒释道三家的典籍也是非常熟悉。
白袍儒生这一句话,是相传上古儒家圣人孔子被弟子问道什么是心斋,孔子则以这句话答之,他认为心斋就是通过意念专一,呼吸细长,耳之不闻,唯心能觉,进而神气合一,进入清静纯一的境界。、
相传,孔子63岁时,曾两度被鲁国驱逐。到了宋国,司马桓砍倒大树威胁他;到卫国又被错抓进监狱;在陈蔡之间被楚军团团围困“七日不火食”,饿得他那些弟子爬不起来,而孔子却安于“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可见儒家功法的厉害之处。
于是,雪千寻答道:“静下心来摒除杂念,使自己的思想意识逐渐归于一处,专注一心。同时要调整呼吸,使自己的呼吸由快及慢,由浅入深,那时候你就不用耳去听,该用心去体会了.进而加深修炼,杂念全无,这时已达到心息相依的地步,而气是空明的、虚无的,但又是无所不在的,它能容纳一切。当修炼进入高深层次时,大脑思维也进入了一种极静的状态.渐入混沌之境,神气合一,心中寂然。此时人与天合,真性毕露,似乎进入一种空明的世界,这时“道”自然与你相合。这就是虚,就是心斋。”
白袍儒生闻言,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问道:“二问少侠,‘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何解。”
雪千寻毫不犹豫地答道:“善于培养浩然之气.这种气,最伟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一点不加伤害,就会充满上下四方,无所不在。”
白袍儒生听到了雪千寻的答案,再一次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三问少侠,何谓浩然正气。”
雪千寻闻言一愣,心想这个问题太过于深奥,不知道如何回答,一时之间陷入了沉思,整个房间顿时也陷入了沉思。
过了好一会儿,雪千寻才缓缓抬起头,说道:“所谓浩然正气,就是刚正之气,就是人间正气,是大义大德造就一身正气,有了浩然正气,便可做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白袍儒生看向悟能,笑着说道:“此子不错,可过关。”说完后,又拿起了手中书继续摇头晃脑地看了起来,仿佛天地之间最好看的事物便是这书中的世界。
此时,青袍道士开口说道:“无量寿佛,少侠,我只问你一句,何谓天地不仁,与万物为刍狗。”
雪千寻皱了皱了眉头,毫不犹豫地答道:“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天地还是那个天地,万物还是万物,二者毫不相干,所以万物无需敬畏天地,而应该逆天改命。”
青袍道士闻言向雪千寻打了一个稽首,满脸欢喜地说道:“大善,修道者,本就是逆天改命,施主对修道如此有慧根,倘若入我道门,大道可成啊。”
雪千寻连忙拱手回了一礼,说道:“道长过奖了,在下尚无出家的打算。”
青袍道士见雪千寻居然拒绝了,脸色一暗,只好作罢。
回答完两道问题之后,雪千寻抬头看悟能,说道:“悟能大师,请赐教。”
悟能双手合什说道:“好,请问少侠,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出自何处?”
雪千寻当然对这些烂熟于胸,立刻答道:“出自《华严经》,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
悟能拍手笑道:“想不到雪施主不但武学天份极高,连儒释道三家典籍也有所涉猎,实在让老衲佩服。”
雪千寻拱了拱手,说道:“大师过奖了,在下这算是过关了吗?”
悟能摇了摇头,说道:“还不能,施主还要再过我们三人一关,才可以算过关。”
雪千寻连忙说道:“既如此,请大师告知。”
悟能与儒生、道士点了点头,然后缓缓地站了起来,三人身上都站了起来,身上的气势渐加强。
雪千寻见状,心中升起一丝不妙的感觉,立刻右手抓住七杀剑剑柄,全力防备着三人。
果不其然,雪千寻心中的不妙的感觉变成了真的,悟能站起来之后,缓缓对雪千寻说道:“雪施主,下一关就是在我三人联手攻击下撑过一招就算获胜。
雪千寻听到这句话,心中一口老血没吐出来,对面三人都是后天十重的顶级高手,居然要他一个先天二重去硬扛他们一招,能不能更无耻一点啊。
想到这,满脸郁闷的雪千寻只好说道:“三位前辈武功盖世,不要说我了,恐怕整个江湖都找不到一个人能够接得下三位前辈联手一击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