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时候,宋石把新兵们都叫到一起,按着名单顺序,每十人编成一个班,总共五十一个班。
这些班先不设干部,直接开始训练。
先训练个一星期,各个班组成员经过磨合之后,再凭着军事民主的原则,让她们自己选拔干部。每个班都通过内部表决,选出班长和副班长。
穿越者三神器之一,组织建设,马上就要在这个世界上诞生了。
不过,虽然这一神器威力惊人,但不能一蹴而就。
哪怕是宋石,也不能逆天而行,拔苗助长。
他只能立下一个清晰的目标,一点点地去向那个方向去施加影响力,让女兵们最终完成蜕变。
他给人民保卫军安排的训练任务,非常简单,只有一项,搭营房。
宋石把小镇附加一座矮山划给了她们,要求一周之内,每个班都在山上搭建出一座自己的营房。
最先建成房屋的五个班组,升为连部。五个连部,将各自管理三个排、九个班组。
还有一个额外的班组,直属宋石,作为传令兵使用。
这样,一个基本的步兵营,就有个大概的框架。
女兵们听到宋石的要求,都有点傻眼。蛮人就要打过来了,她们本来就战斗力贫弱,按常理来说,应该争分夺秒地训练战斗能力,怎么把时间花在搭营房上去了?
再说她们也不会盖房子啊,这可都是男人的活,她们以前只有在旁边看的份,根本就没动过手啊!
宋石自有深意。盖营房和战争一样,都是一件需要协作才能完成的复杂工程。协作得越好,人力效用发挥得越高,也就能更漂亮地完成任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她们成功地搭起自己的营房时,其实就是打赢了一场战争。
为了锻炼她们,宋石并未教她们如何盖房子,只是不断强调方式方法。
做事之前,所有人一起出主意想办法。执行时,大家通力合作。每天晚上,还要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讨论学习,从而有所提高。
她们虽然不理解这种训练内容,但还是行动起来。跑去蛮人的木材产区,搬运原木,在镇子旁边的空地上搭建房屋。
一根原木重达一两吨,运到营地本身就困难重重。运到之后,又没有方便的工具去分割它们。最后搭建房屋时,她们又不懂力学原理,搭出的房子不是很牢靠。
在最初的一两天中,所有人都一无所成,各种木头柱子堆得歪歪斜斜的,完全不像个样子。
小镇居民看到她们的“作品”,都觉得可笑。
看吧,女人就是不行,连盖房子都不会。花了那么多时间,结果浪费一堆木头。
笨成这样,还打什么仗?
这个时候,各班之间的差距就出来了。
有的班组听了冷言冷语,心中憋着气,决心要让人瞧得起,于是闷头加油苦干。
有的班组则很聪明,利用晚上的时间到处请教,找懂的人学习技巧,再结合她们失败的原因,于是有了不少心得。从而事半功倍。
到了第四天,第一栋营房成功建成。是第二十八班的女兵做成的。
宋石得到消息,立刻去视察。
第二十八班有三个年轻妹子,其中一个,就是在报名会上,说什么“信心和勇气”的小姑娘。
小姑娘得意洋洋,一脸居功至伟的骄傲感,看来,这间营房得以建成,她是出了不少力。
整间营房,大约一百平方米,用数十个支柱撑起,钉上一圈薄木板,连窗户都没开,就算大功告成了。根本没有考虑防风、防雨、隔热等等,真住起来保证很受罪。
而且这种屋子一下雨肯定完蛋,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天晴时又会闷热不透气。一旦刮大风,还有整体倒塌的危险。
不过不管怎么说,她们都算是搭起一间房子了,完成了宋石的要求。
因此,她们将成为第一连的连部,负责指挥九个班组。
第五天的时候,又有四个班组建成了营房。
有的营房质量很好,似乎是经过了名家指点,各种细节都有所考虑。
有的则是粗制滥造,靠木头硬堆起来的。
从这些房屋的质量上,能看出不同的风格来。有的稳中求胜,宁愿房子盖得小些,也要安全舒适。有的一味求快,其他什么都不管。
宋石也不要求她们一下子就变成建筑家。这么短的时间,什么都不会的她们,从零到有地盖出了一栋栋木头屋子,本身就是个巨大的胜利。
相信在这一过程中,她们充分地挖掘了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学会了怎么想办法,怎么互相协作,怎么总结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