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电影分账方法是与华夏不同的,一般都是制片方的票房分成非常之高,甚至比电影院方都要高。
比如说北美市场,它的分账比例是动态调整的,一般来说都是第一周制片方占70%,第二周制片方占60%,第三周制片方占50%……由此,北美电影院自然希望电影放映时间越长越好,而放映时间长则是需要质量为前提,因而,北美地区是最容易出大制作大投资的电影的。
总而言之,《剑尊》制片方从国内的票房分账中拿到了堪堪过10亿华夏币,扣除掉投资3.5亿,盈利6.5亿华夏币!
而全球其余市场的26亿票房,以各个国家不同的分账比例,最终制作费拿到手的是14亿华夏币。
也就是说制作方最终的盈利为20.5亿华夏币!
再扣除包括税收在内各种费用与支出后,《剑尊》为晴天影视和天空文化最终带来的纯盈利为17亿3千万!
一部电影制作费赚17亿多华夏币,这绝对是有史以来的最高盈利。
17亿多华夏币啊,赚得多啊!
但是!
这样的盈利,说实话,侯牧云和楚晴并没有那么的高兴。
原因其实也真的很简单,那就是这部史上最赚钱的华夏电影其实带给他们的盈利还没有《轩辕剑主》第三季多!
要知道,《轩辕剑主》第三季可是售出了25个亿,不像电影那样需要各种分账,最终进入制作费口袋里的钱超过20亿!
电影《剑尊》前后拍摄+制作时长近十个月,还需要各种宣传和各种路演!
《轩辕剑主》第三季前后所花时间五个月不到,制作周期为《剑尊》的一半不到,只需要一些简单宣传,不需要各种路演。
如此一对比,起码这最终的收益是不足以让两人高兴的。
当然了,电影也是有电视剧无法收获的一些惊喜的,别的就都不说了,起码这次《剑尊》的成功让晴天影视和天空文化多了一条腿走路,而不仅仅只靠电视剧,虽说电影这条腿并不是那么的健壮,但也只是相对电视剧而言,实际挺大的!
另外,大银幕比起小荧屏肯定是要更能拉得动“市值”的,此次《剑尊》的抢眼表现,无论是晴天影视还是天空文化的“市值”都再一次的被抬高,如果这两家公司已经上市的话,几个涨停板是肯定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