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振秋呵呵一笑,充满善意地道:“希望你看了内容之后,还能保持正常。”
他都已经好心提醒了,可flix的员工们还是发现,一个下午的时间,他们的老板都笑的跟傻子一样。
究竟发生了什么?
难道公司的股票涨停了?
石振秋可不关心里德到底会不会变傻,只要他能好好工作行。
幸好里德的工作态度是不需要怀疑的。
两天后,石振秋率先见到了导演马克·穆先科。
这位可跟大卫·芬没法,无论是名气还是地位,加困难的处境,让马克·穆先科都必须要主动去抓住每一次的机会。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flix来找自己拍戏,他甚至都不知道flix是做什么的。
可对于吃饭都很困难的他来说,有人找自己拍戏,给的酬劳还很丰厚,管他那么多干什么呢?
一直等他赶到了flix,看到自己面前坐着的人是石振秋后,马克·穆先科突然有了一种自己要走狗屎运的感觉。
他和里德不同。
里德是做幕后工作的,还是影视化行业最边缘的dvd租赁业务,所以对石振秋不熟悉。
马克·穆先科可是一名导演,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鉴赏别人的作品来提高自己,也是必须要做的。
和一般美国民众的高傲不同,导演为了丰富自己的艺术性和创造性,对于影视作品那是不分国籍的。
他通过音乐知道了石振秋,又了解到他在韩国是一名很有实力的编剧后,曾经特地找了石振秋所有的作品来观赏。
长的令人发指的韩国家庭伦理剧他实在没有办法,也实在看不懂。
但石振秋编剧的几部电影,却让他认识到,眼前的这位绝对是了不起的创作人。
真是想不到,有朝一日,自己能够和这么了不起的人合作。
两人坐在一起聊的很愉快,也有很多共同的话题。
贫困的生活没有消磨掉马克·穆先科的朝气,让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性格。
同样因为贫穷的生活,始终生活在底层,让他对《knallerfrauen》描述的剧情更有同感。
在和马克·穆先科的交谈当,石振秋也不免庆幸。
幸好找了《knallerfrauen》的原版导演,不然他的准备工作不会这么顺利。
又过了一天,他指定的两位主演马蒂娜·希尔、马克·本杰明·普赫也风尘仆仆地从德国赶了过来。
对于他们这些演员来说,好莱坞更是无法拒绝的圣地。
马蒂娜·希尔以舞台剧演员出身,之前一直都在德国活动。虽然小有名气,但因为市场的关系,并无法得到什么。
所以一得到好莱坞的召唤,虽然只是一家视频站,她还是毫不犹豫地过来了。
她是这样,马克·本杰明·普赫也抱着同样的想法,都希望在更大的舞台实现梦想。
对于《knallerfrauen》这部戏来说,只要有马蒂娜·希尔和马克·本杰明·普赫这两个主演够了。
其余的演员,只要演技不差,换成谁都行。
而这样的演员,在好莱坞不要太多。因为寻找起来很方便,石振秋没有去按原作那样去寻找。
再说了,他的剧本里已经都换成英语了,好莱坞没有那么多会说德语的演员。
石振秋在美国的时间有限,根本耽搁不起,于是立刻开始了《knallerfrauen》的制作。
和《纸牌屋》起来,《knallerfrauen》根本没有什么制作难度,也没有什么特效成本,是最基本的情景喜剧。
很多时候,甚至连台词都没有。
如此一来,准备的过程不要太快。
当拍摄开始后,石振秋也彻底见识了马蒂娜·希尔的演技。
明明平常的时候,是一个很温雅、知性的女人,可是当扮演起剧的角色后,立刻成了让人捧腹大笑的疯婆子。
接下来的时间里,石振秋在《纸牌屋》和《knallerfrauen》两个剧组之间来回转。
《纸牌屋》这边的气氛无的压抑,加繁重的拍摄任务,让大家都十分的疲惫。
而《knallerfrauen》这边又轻松的过分,一天的工作下来,大家全都笑的不可抑止,完全感觉不到疲惫。
石振秋足足在美国待了将近一个月,期间做了很多很多的事。
眼见着《纸牌屋》和《knallerfrauen》的拍摄都进入了平稳期,他便决定返回韩国了。
《无限挑战》那边累积的素材都已经播放完毕了,必须要开始全新的录制计划,他不能缺席。
《我是歌手》也接到了重要的政治任务,要为澳洲之行做准备。
与此同时,石振秋的影视制作计划并没有因为《纸牌屋》和《knallerfrauen》的拍摄而停止。
实际在创作《knallerfrauen》的时候,他同时弄好了这部戏的男士版本。
之前龚宇一直都在郁闷,唠叨着在国很多题材都不能拍摄。但是这次,石振秋特地准备了一个剧本,打算当作爱艺自制剧的开端。
坐在回程的飞机里,石振秋翻阅着剧本,已经可以想象,龚宇在看到后的高兴样子了。
那剧本敞开来,剧名光明正大地显露了出来。
《**丝男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