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枫在难熬的国际航班上没少缠着李天明给他科普,而李天明也仅仅只是很小的时候来过一次伦敦,后面对于这座城市的记忆,全凭外婆玛丽的口述描绘了。
来接众人的是一辆方向盘在右侧的红色双层大巴车,街道上男性普遍带着帽子,身穿褐色或者黑色披风,女性无论老少,都带妆出门,大红唇与擦得苍白的脸颊是伦敦女人的标配。
坐在大巴上层的席思雯一直目不转睛地看着窗外的一切。
伦敦这座城,建筑古老而肃穆,墙上的斑驳是几百年雨水冲刷的印记。
此时不知谁喊了一声:“快看!那就是大笨钟!”
席思雯顺着众人的目光望过去,确实看到了远处有一座钟塔,钟有四个面,每个面各由312块乳白色玻璃镶嵌而成,透过玻璃,时针和分针隐约可见。
钟塔以及周围所环绕的建筑在席思雯看来如此熟悉,因为那片建筑群出现在很多外国电影里,但具体是哪部电影,席思雯一时间却又想不起来了。
“大笨钟最大的特点就是准确。”李天明的声音从席思雯身后传来,“那钟的误差不超过1秒,这其实对于整天暴露在风雨中的机械敲击装置而言,很难做到,但大笨钟做到了。”
车子大约开了40分钟,席斯雯和其他两个12班的女生来到了属于她们的寄宿家庭。
寄宿家庭的房子是一栋白色别墅,别墅前是一片漂亮的花园,然而别墅却坐落在一大片看不到尽头的大型别墅群里。
别墅群里的每一栋别墅外形大小完全一样,像复制粘贴出来的,如果要分辨出自己寄宿家庭的房子,除了门牌号之外,只能根据门前花园的布置来区分。
“一定要记得这片黄色的向日葵。”席斯雯这么告诉自己。
寄宿家庭的女主人是一位四十来岁的英国大妈,她招呼席斯雯她们进屋时不算热情,好似已经习惯了家里来这样的客人。
女主人只是流程式地带他们参观了房间,告诉我们一日三餐寄宿家庭都包,家里还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和二儿子出去念书了,小儿子14岁,现在正在外面跟朋友踢球。
“我的小儿子很怕吵,所以如果等下他回来了,你们尽量保持安静。”女主人说。
席斯雯对于房子的印象还行,布置温馨,面积也挺大,但就是客厅里摆放着一台十分老旧的电视机,有点类似国内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那种小型电视。
第一天晚上,三个女生先后洗完澡,就说要下楼看看电视,没想到楼下客厅里正坐着一位金发少年,少年看上去正是初中年纪,席斯雯断定他就是女主人口中所说的小儿子。
那位金发少年很有礼貌地给三个女生让出了主沙发的座位,而后目光居然落在了席斯雯手里拿着的sony数码相机上。
席斯雯见他喜欢,就主动递给她研究,那金发少年把相机翻来覆去好一阵子,兴奋地说:“太神奇了,居然没有胶卷!”
他刚说完这句话,电视机就出了故障,屏幕前出现了一片雪花。
金发少年见状没多说话,直接走过去,朝电视机上面拍了拍,见其没有反应,便将电视机斜抬了起来,左左右右,上上下下一阵又一阵狂拍,最后,画面终于重新出现了。
金发少年的这一通操作看懵了客厅里的女生,席斯雯与其他两个伙伴面面相觑,心想:
自己真的来到了大英帝国的首都伦敦么?
这个家庭真的是伦敦中心区的市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