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给病秧子冲喜后,全家暴富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91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知道那铁匠性子刚烈,姜云瑶没说银钱是白给的,只说是借给他们的。

留待日后他们有了银钱,再还就是。

对于身家丰厚的姜云瑶来说,这只不过是举手之劳。

但对那快要走投无路的铁匠一家来说,却是活命之恩。

听闻姜云瑶要做锅具,那铁匠几乎是立刻就表示他给恩公做,不要银钱。

铁匠铺子虽然被烧了,但一些工具和原材料还在。

因着王铁匠的打压,他们一家别说重操旧业了,连想出去找个活计都被搅和了。

库房里存着的那些工具和原材料,都快要落灰了。

若不是有姜云瑶伸出援手相帮,他们这辈子大概永无出头之日。

恩公有需要,他们绝对义不容辞!

不过姜云瑶可不能占他们这点便宜。

她本打算按照先时和王铁匠定下的契约价,照价支付给他们。

结果却被告知,那个价格太高了。

若是按照正常家用的大直径且厚实的地锅算,价格还算合理。

然而姜云瑶需要的锅具口径小,且为了方便锅能快速烧热,锅壁的要求也很薄,原材料的消耗量很低。

如此算下来,本钱实际用不到要价的一半。

就这王铁匠还对价格不满,不履行契约,还坐地起价。

着实贪得无厌!

姜云瑶便和那个铁匠重新谈了个双方都满意的价格,重新定下了契约。

恼人的王铁匠没了,总得有新的铁匠开铺子做生意。

姜云瑶原本只是找个靠谱的,手艺还行的铁匠,作为火锅店的锅具制造长期合作者。

却没曾想,因为她的一时善心之举,给自己带来了多么丰厚的回报。

王家的朝官被押入了大理寺,家也被抄了。

家眷悉数被流放偏远苦寒之地。

比当初盛家被流放去的丹阳县更加偏远艰苦。

恐怕还没等到地方,王家人就不知道要折进去多少。

听闻流放之地定下后,接到消息的太后就当场厥了过去。

皇帝扳倒王家用的手段如何狠辣,太后也是恨毒了他。

但王家所犯之事证据确凿。

就算她是太后,也没有无视证据,硬扛着满朝文武不满也要把王家人从大理寺捞出来的本事。

否则的话,到时候怕是连她自己也得折进去。

皇帝说不得就打着这个主意,等着她失态呢!

太后理智上知道自己暂时动不得皇帝,王家虽然折了,但她还在。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