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是不错。
停薪留职本来就是80年代初,计划经济朝着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产物。单位保留其职位,允许个人去从事个体经营,就是停薪留职期间职位不升级,不享受各种津贴、补贴和劳保福利待遇,职位还在,不仅是工资,连一切福利待遇都停止。
个人反过来要按月给单位缴纳劳动保险金,不低于原工资的20。
对康伟来说,每个月向单位缴的劳动保险金是微不足道的,不发津贴和停止一切福利待遇,对他的经济影响也不大。
如果康伟后悔了,还想回原单位上班,只要没过‘停薪留职’的时效,他依然是能回去的。
原则上,‘停薪留职’不得超过两年,实际操作中,一些单位管的不是那么严格,有些人下海经商后,一直就处于‘停薪留职’的状态中,挂靠在原单位缴社保。
这是特殊时期的产物,国有单位才有的好事。
外企和私营企业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不会为谁保留岗位,停薪留职是不可能,只能选择辞职走人。
夏晓兰在脑子里把停薪留职的好处理了一遍,不得不承认姜还是老的辣:
“听康二叔的吧,这是最好的选择。”
这可不仅是康廉明的意见,应该是康家共同的意见,只不过让康廉明出面谈。对康伟选择做生意,对康家来说形势依然是不明了的。对康家来说,孩子选择上进,不外乎有三条路,一条是周诚选的,另一条是邵光荣选的,剩下的一条是进企业。
康伟把三条路都丢开,选择自己做生意,改革开放已经6年,未来的华国会走向哪里,别说康家不确定,全国就没几个人能预测到的。
夏晓兰倒是能预测。
可她预测的是整体经济环境。
言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