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男生记的不够流利,但功课做在事前,还是磕磕绊绊背完了定义。
老陈边听边点几下头,最后在花名册上打了个勾,意味这个同学平时回答的成绩有了。
几秒后——
“15号。”
继续念下一个名字。
顾亦徐作为17号,等得十分紧张痛苦。
天知道老陈是受了什么刺激,竟然学了早上风险管理老师的做法,临时将平时成绩中的一项上课回答情况更改录分模式。
他学了风管老师那一套,却又没把功夫学到家,人家那是自愿回答问题,不论答对错都有分。
这样一来,课堂活跃度立刻提升,想积极发言的同学自然更加踊跃,沉默的大多数则继续默默听课。
但到了财政学课上,不知为何却变成了挨个点人回答,只有答案满意才有分,没答对零分。
原本老陈有心想让财政学课变得没那么枯燥乏味,才向风管老师特意请教,学习如何与学生的互动,增加课堂趣味性。
结果不慎用力过猛,搞得个个同学如临大敌,不亚于拿把刀架在脖子上。
学生们面无表情,表示十分无语:“……”
转眼间,很快下一个轮到了顾亦徐。
前面两个人延续14号的问题,继续阐述财政支付性和转移性支出各自的特点和产生经济效应。
顾亦徐心底估摸着难度,大概有了猜测:轮到自己时问的不是公共物品,就是资源配置。
谁知老师冷不丁道:“你来阐述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经济收入分配制度的联系。”
顾亦徐:?
直接宕机傻眼。
这问题的水平瞬间比前面提高了好几个海拔。虽然在书本上有直接答案,可是占了整整一面纸,少说有小一千字,怎么可能随口背得出来?
顾亦徐硬着头皮回答,旁边蕙蕙小声提醒关键词,她连蒙带猜解释两个名词的含义,至于联系么……
一时间,联系不出来啊。
顾亦徐卡到一半,正绞尽脑汁,蕙蕙连蹦出一段话,老陈终于注意到了,深深皱眉:“旁边那个同学,你是不是很想替她回答?”
顾亦徐尴尬地站在原地。
财政学老师忽然隐约记起,这个女学生之前在自己课上睡觉,有些动气:“这么想回答,那你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