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杜文昨特意跟他叮嘱的。
“王爷,对不起,场面实在太乱了,属下无能,把您给惊动了。”见到李孝恭亲自出面,掌柜连忙满脸羞愧地道。
李孝恭没有责怪他的意思,只是语气平静地了句:“无妨,百姓这般急切也是人之常情,不用自责。”
完便给那十名衙役打了个眼色,示意他们维持好秩序。
为首的衙役当即走到柜台前,把佩刀往柜台上一摔,面带怒容地大吼道:“都给我排队,排成8队,没排好队就都不要买了。”
随即那几名衙役便走到柜台前,吆喝着引导百姓排队。
百姓一看居然连堂堂的王爷都被惊动了,还有官府的衙役,大家这才慢慢安份了下来。
许多人也才醒悟过来,这大唐盐坊可是皇上亲笔题名,官府直营的。
过了一阵,群情激奋的百姓这才在衙役的干预下规规矩矩地排成了8队。
“好了,现在可以卖了!”为首的衙役朝掌柜示意了下。
“掌柜的,先给我来五十斤精盐!”排在第一队最前面的一名身着粗麻衣的百姓甲,大手一甩,将一个大袋子甩在柜台上,扯着嗓子豪气地大喊道。
那豪爽牛气的样子,乍一看还像极了某些财大气粗的有钱人。
百姓甲似乎受够了以前没有精盐吃,只能吃一些杂盐、粗盐、或者用卤水的苦日子。
昨下午一听有价格如赐廉的精盐,还没亮就来到盐坊门口排队。
以往上百文一斤的精盐现在只有五文,没的,先来它五十斤。百姓甲表示:区区250文而已,不差钱!
管它吃不吃得完,吃不完让自家媳妇拿去腌肉也是不错的。
话音刚落,店名还没来得及解释。
另一边,又一名高大的庄稼汉子,也是大气地丢过一个大布袋,高声喊着:“我也来五十斤精盐。”
“我要十斤精盐!”
“我要二十斤精盐!”
“我要一百斤精盐!”
排在前面的百姓好像个个不差钱似的,声音争先恐后,生怕这个精盐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以后买不到似的。
为了买精盐,他们也难得的大方一回。
倒是那个钾肥却是无人问津,大部分百姓还在心里好奇这个钾肥是个什么东西。
虽然广告上面可以提高农作物一半的产量,可是显然没有一个人相信,大家都下意识的认为这个效果过于夸大了。
杜乘风的高产水稻因为种子有限,又被分配了各道各州,前不久晚稻收割了,又多了一批种子。
可是那个高产是因为杜乘风的种子优良,对于钾肥可以这种只需要几十斤,就可以让一亩农作物多收一半,没有亲自见证过,百姓们还是抱着怀疑和观望的态度的。
喊着要一百斤的是一名商人,其心思自然不言而喻。甚至于他都忽视了盐坊柜台正前方的一块告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