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瑜将方家的姑爷挨个打量了一遍,这个话题也就过去了。
毕竟他穿越过来没有开读心术的金手指,自家姐妹不和他告状,他也无从得知这背后的委屈和隐忍。
全家人一起吃了个团圆的中午饭,然后方瑜就跟着方宜佳和刘勤书去了师父家,方瑾也跟着一块去。
这都是惯例了,方瑜到家后的第二天下午来拜见恩师和师娘。
刘秀才让吴氏张罗了一桌茶点,他回书房找出最好的茶叶来,打算泡给他最好的学生喝。
方瑜带着不少好礼物,给师父师娘请过安,就拿出京城买来的好茶好酒和好书,就把刘秀才喜得不行。
然后是给吴氏的京城时下最流行的花色绸缎,还有一对精巧的金簪,都是穿戴出去就能给女人长脸的好东西。
方瑜还记着师娘之前照顾他考试的人情,又可怜她受丈夫的气,就忍不住对她更好些。
还有师父的小儿子刘勉书,现在也是个小少年了,打算明年下场参加县试。方瑜特地送了他一套文房四宝,还有他在前几年给方瑾做过的思维导图。
刘勉书如获至宝,崇拜地捧着探花郎给的礼物,表情和程彦之一模一样。
“小子,你看到我弟怎么还不会说话了。”方瑾笑嘻嘻地打趣自家小师弟。
大家在堂屋热烈地聊了半个下午,刘秀才又单独带着方瑜、刘勤书和方瑾去了书房,和他们谈谈未来的计划。
方瑾是打算去府城开个私塾,一边教书,一边准备乡试。
刘勤书靠着郑源师兄活动关系,在府城谋了个小官空缺,打算先投身官场,进京赶考这事还是先缓一缓。
方瑜意外地看着这个勤书师兄,发现师兄已不是那个少年人了,眼神里多了些平和,少了许多的锐气。
刘秀才唏嘘地说:“师父现在也无法给你人生建议了,你现在走的路是我们从未见识过的。好孩子,你以后还是要多听你岳父冯知县的话,他为官多年,想必在为官一道上是有很多经验的。”
“师父,您永远都是我的师父。”方瑜安慰地对刘秀才说。
感慨过后,方瑜就提出了告辞,说还要带着妻子回岳家吃晚饭呢。
刘秀才也就不虚留方瑜了,一家人把方瑜送出门,看他们的马车走远才回去。
方瑜和冯婉到了冯府,自然又是另一番热闹。
冯骞拉着好女婿的手,高兴地说了许多话,又嘱咐女儿到了京城要好好和女婿过日子,以后要做个贤内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