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仔细深思一下也能想到,李明哲在村里呆了三年多。以他的家世和从小接受的教育。没理由不会对村里的这种秘制茶感兴趣,他也不可能不想带着村里人脱贫致富做点政绩出来。他之所以没搞。只有一个。结论,就是他也知道这种秘制茶没搞头!
倒不是说茶不好。最主要的问题是量,说少吧,也不少,一年下来产的茶很有一些。可是如果真想做的话,这么点茶好做什么?根本做不起来。
总的说起来。小规模的话,茶多了,大规模的话,茶又不够,不上不下的感觉最是难受。很容易就闹得个血本无归。
也许有人不太明白,茶的数量不够,无法形成品牌,价格根本起不来。有限的产量,超低的价格。亏本的可能性极大。
寄展多次拜访了白万春白老爷子,按白老爷子所讲,秘制茶每年顶多也就制上二三十斤左右。而最难配制的顶级茶,一年下来连十斤也没有。
失望自然是难免的。不过,高展也不是一点收获也没有,最起码,白万春老爷子就送给他半斤他们家最好的顶级秘茶。其他回家也都包了半斤他们家最好茶叶送给高展。
在知道高展对茶叶感兴趣后,白奶奶也将压箱底的一包茶叶翻出来,包了三两给高展。余下的说是给白露准备的。将来拜堂成亲后,让白露泡给高展的父母喝的。
带着六种口味各不相同的秘茶。高展、结影和白露重归都市。
回家后,高展特意跑到城里的茶庄。买回几个没有标识的高级茶叶罐,把从村里带回来的茶叶重新包装好。
对茶叶还算有点研究的他,认为这几种秘茶。其价值应该不低于传说中的“极品大红袍。”因此他也舍不得全部糟塌了打算精心收藏起来,留待日后当礼物送人。
诚如李明哲所意料的那样,高展这位新村长,呆不呆在白家村对村里人没半丝影响。所以他并没困村长这顶官帽而影响到原来的生活。一切。还跟之前那样,照旧!
回城后,高展当然得打电话把扶贫款的事跟李明哲作了汇报,李明哲在电话里只说了句“办好就成”也没再次召见他,就挂了电话,估摸着这位县太爷肯定忙得很。
在家里有白露和陆影陪着,高展自然小日子过得舒心得很。每天码码字,看看书,亲亲嘴。做做*爱做的事,悠然自得其乐,快乐胜过神仙。
高展现在每天都有大量的空余时间,特别是下午,闲得很。
村长只不过是个挂名虚职,再说凭他现在的政治觉悟。也还上升不到一门心思琢磨搞政绩的高度。
码字的时间基本已经养成了规律,安排在晚上九点到十一点半这个。时间段。
如果每天下午都缠着陆影白昼宣淫,连他自己都觉得有点荒唐。玩游戏吧。现在顶多玩上个把钟头就觉得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