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医生开了外挂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14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平日里可以容纳全科医护人员交班的医生办公室内,坐着二十多人,一个个咖位十足,但都眉心紧促的在讨论着患者病情。

邢宇的妻子和孩子在主任办公室等待,而邢宇所在公司的副总以及保险公司的经理坐在邢宇身旁,耐心的倾听者众多专家的意见。

而本次受邀来救治的专家包括魔都市六院的王玉山院长、首都积水潭医院的手外科主任常红蕾、江苏省南通医院手外科副主任医师于建白教授……

可以说,这一次为了抢救邢宇的双手,全国手外科领域咖位最重的几个人都被请来了!

创造tang氏缝合方法的汤教授因为人在欧洲参加会议,时间根本来不及,由科室副主任于建白前来。

而陈沧却是办公室内年龄最小的大夫,若不是谭中林主动要求,都留不下来。

大屏幕上是邢宇的伤口照片,众人必须要尽快讨论出一种最佳的缝合方法,给出最佳的治疗思路和方案。

可是现场却没有人说话。

鼻烟壶区域本来就是一个比较困难十足的区域,加之手背腱膜间隙的损伤严重,后期的愈合绝对是成问题的。

王玉山看着周围众人沉默不语,知道这个时候自己不说话,可能这个沉默还要维持很久,于是咳咳一声,大声说道:“这个……各位同仁,我就不客气了,我先来说一说我的看法,抛砖引玉,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众人纷纷点头,大家平时交流也多,基本上每年都要见一次面,作为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的成员,大家彼此还算熟路,也能叫的来名字。

而王玉山、常红蕾这些都是手外分会的常务委员,副主席一个级别,和南昌大学附属医院的汤教授都是一个级别。

王玉山看了一眼众人,郑重说道:“现在邢先生的情况,大家也了解了,我就不说难度有多大了,我直接来我的想法和对策吧。”

“就当下这种情况而言,手部三根肌腱缝合最重要的就是抗粘连了,但是,如果单纯抗粘连的话,使用bunnell缝合是比较好的,可是操作难度较高,手背损伤严重的患者不适合做,六束缝合的tang法很明显已经不太适合屈肌腱的选择了……”王玉山详细的分析了一番之后,“我觉得现在抗粘连的概率不足百分六十!”

“这还没有考虑到复健带来的炎性损伤,以及患者本身就有的腱鞘炎……”

众人微微点头。

什么职业都是有职业病的!

看起来弹钢琴高大上,但是每一个钢琴家的双手都需要定期定时的进行手部护理和保养。

但是即便如此,腱鞘炎也是一个难以避开的话题!

邢宇有腱鞘炎,而且不止一处,经常复发。

这种弹钢琴的双手,腱鞘炎还不敢随便打封闭,手术更是不敢进行。

现在这些都会成为影响手术成功的危险因素!

邢宇听见以后,也忍不住叹了口气。

常红蕾点了点头:“嗯,王院长说的很有道理,我也觉得是这样的,但是我有个小建议,就是可以尝试使用一下tang法,我记得于教授他们最新研究的tang法就是针对这种容易粘连的……”

王玉山开头以后,大家开始纷纷讨论起来,陈沧不说话,就这么认真听着,这些人对于肌腱缝合理解的还是比较深刻的。

但是现在的陈沧和当初已经不一样了,他甚至可以听出来他们的不足,不过即便听出来,陈沧也不说,他又不是傻子。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众人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观念。

既不统一,又不反对!

这成了最尴尬也是最可怕的一件事儿。

看着一旁的邢宇等人心里发慌。

公司的副总直接说道:“各位专家,我们也不懂怎么治疗比较好,我也知道这个情况谁也不愿意担责任,但是我希望大家给我们一个相对比较稳妥的方案,或者是治疗以后成功率和愈合率有有多高!”

邢宇也是点了点头,认真说道:“是的,各位主任专家,大家全力以赴就行了,非要给大家施加压力是没有必要的,我也知道我这个情况,所以大家给出一个方案,有多大的把握就可以了,我自己来选择就行,不会给各位找任何麻烦,我在这里保证!”

王玉山几人面面相觑,过了片刻。

王玉山说道:“我能保证百分之五十的治愈率!百分之八十的显效几率。”

治愈率和治疗率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医学领域对于治疗有几个等级标准,这是方便今后的科研而按照综合指标来制定的,分别是:治愈、显效、有效、无效。

其中治愈说的就是完全愈合,而显效和有效都是存在某一方面的缺陷,各个指标存在不足。

王宝山的话一出,众人微微一愣!

常红蕾都有些惊讶,怎么可能这么高呢?

她都只能保证百分三四十的治愈率,这个情况想要不粘连,危险因素太多了。

这很难去百分百的做出估计!

这种估计是建立在他们对这一疾病足够了解的基础之上的。

是经验,也是能力!

…………

第258章 咿?你不是陈沧嘛!

常红蕾看着邢宇:“我只有百分之四十的治愈率,这还是必须要在我们医院彻底进行一个月的复健的情况下,其实,痊愈这个概念很难去准确界限,因为我们只能按照已有的信息以及我们的经验进行判断,虽然我们只有百分之四十的成功率,但是我却能保证你的肌腱愈合过程中的愈合速度、肌腱早期的抗拉张力等……”

其实,这个时候,治愈率,就成了所有大夫的能力体现!

到了他们这个地步,不是信口开河说句话的事儿,而是根据经验来判断自己有多大的把握。

每个大夫心里都有一杆秤,对于疾病的愈合心里有个七七八八的考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