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苏厨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苏厨 第845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你考进士,我可没少往里边贴嫁妆,你那时候都二十多了吧?还好意思说人家寒素?”

“还有,大宋修宗谱,可是从范文正公、老泉先生和我兄长开始的。有权有财就算是大户人家了?怎么没见得几家做出家谱来呢?”

说到这个王珪又不好了,大宋经过五代丧乱,很多家族的世系都泯灭丧失了,于是苏洵,欧阳修,范仲淹三人不约而同,首开大宋修族谱的先河,以达到“敬宗收族”的目的。

各家的谱法大同而小近,苏洵要编写《苏氏族谱》,是因为他认为秦汉以来的那些世家,家族中的“仕者”“或至百世而不绝,无庙无宗而祖宗不忘,宗族不散,其势宜亡而独存,则由有谱之力也”。

在区别远近亲疏的基础上,结合本族的族人,可以使那些“贫而无归”的族人,由族中富者“收之”,这样就可以统合维持封建家族组织,让弱者得以生存,让家族一直延续。

所以,他编写出本族的族谱,就是为了后人观谱后,“孝悌之心可以油然而生”。

苏洵借鉴的,是宋以前的谱牒,记录的是“世族继序”,主要用来夸示门第,并由官方的图谱局记录副本,核实备案,作为任用官吏的依据。

结合到入仕制度上,就是“九品中正制”。

百世传递,传统大士族垄断统治权,称为“大宗之法”。

宋代九品中正制被科举彻底取代,大宗之法其实已经失去其政治意义,于是欧阳修、苏洵在修谱的时候,改用“小宗之法”,也就是“五世以外则易宗”。

苏洵的方法是“凡嫡子而后得为谱,为谱者皆存其高祖,而迁其高祖之父。”

这样修谱,“犹可施于天下,故为族谱,其法皆从小宗。”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五代荡涤,大宗残破,新兴士大夫阶层崛起。

因为经济和政治地位的相对不稳定性,如果要想追溯五世以上的祖先事迹,往往遇到其间贫贱的几世的尴尬。

既缺少记载,又于族人脸上无光,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干脆只记五世,即用小宗之法。

范仲淹、欧阳修、苏洵都是士大夫里闻名的大家,他们首开族谱之后,立即成为宗谱形式的规范。

许多科举出仕的新兴士大夫家族纷纷效仿,渐渐成了影响后世极为深远封建礼教规范。

应该说,每一样东西在它诞生的初期,往往都是美好的,具有积极意义和进步意义的。

这种以官僚士大夫为核心力量,以“小宗之制”为宗法,以族产为物质基础,以族谱为结合维持工具,以祠堂为活动中心,以“家法”、“义约”、“规矩”为管理手段建立起来的封建家族组织,在经过五代大乱之后的华夏大地上,的确在一段时期内,起到了团结凝聚亲族力量,重建家庭和社会伦理秩序,共同对抗自然和社会危机,让家族得以繁衍延续的积极作用。

当然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宗法的僵化,这套东西渐渐成为了社会的桎梏,成为了大地主把同族农民束缚在家族大土地所有制经济内,固着在地主豪强的田庄上,以便恣意进行残酷奴役和压榨的吃人的“宗法礼教”,却又与苏洵,范仲淹,欧阳修创设初衷背道而驰了。

当然那已经是数百年后的事情,只看现在的大宋,当族谱、家规第一次出现的时候,简直亮瞎了天下人的眼睛。

苏家比欧阳家和范家更为特殊的是,祖上曾经是唐朝的宰相,家族在川中又躲开了战乱,因此苏家还保留了完整的“家庙”形制!

当然“庙”这个东西,必须与“爵”相配套,大宋的爵位是无法继承的,“士大夫崛起草茅,致通显,一再传而或泯焉,官无世守,田无永业。”

因此要是后人的政治成就赶不上先辈,“家庙”这个东西,就尴尬了。

好在这个尴尬苏油在六岁的时候就已经解决,很简单,只是将家庙改了个名字,作为族人四时祭祀之所,称作“祠堂”而已。

这从后世捡来的现成办法,曾让初访苏家的唐淹大为惊讶,认为苏家有义庄,有祭田,有祠堂,“家法严肃,男女异序,少长辑睦,匜架无主,厨馔无异。”

在眉山江卿世家里排上榜首,苏家果然不是浪得虚名。

臊得苏洵老脸肿胀,也是从那时候起,老堂哥才起了重修宗谱的念头。

王珪夫人的言下之意,就是说你老王家虽然四代进士又怎样,你如今当了首相又怎样?连个宗谱都没有修,还好意思是跟我们欧阳家,苏家比内涵?

这个理没法论,一论就输。比财力比势力比资历比能力比文采,苏家妖孽们实在是太能打了。

也就是苏明润老奸巨猾,知道自己年纪还小仕途还长,于是特意给自己设计了一个军机处猫着,否则真要跳出来跟王珪硬打擂台,王珪还有些发憷。

只好再次强行转换话题:“明日休沐,我陪夫人走一遭,去开宝寺还还愿?”

“咦?”夫人明显很开心:“怎么?以前请都请不去的人,相公如何转性子了?”

王珪微笑道:“人老了就不那么倔了,为夫任相以来,海内可以说是清平,西边虽然打了两仗,但好在都算是赢了。河北虽然遭灾,却神奇的灾而不荒,连蝗虫都未能造成大害。”

“家中有你操持,诸事顺遂。加上熠儿高中,又得了一门好亲。”

“陛下让熠儿去的昆山县,可是好地方,比苏迈去的文登都要强。三年下来必定会考绩个上上,之后就该找个州府做通判了。”

“这好事接二连三地来,反倒让为夫心里有些发虚,去开宝寺散散心,也算是求一个心安。”

夫人说道:“朝中之事我妇道人家也不明白,不过感觉汴京市面上可比王相公在时热闹太多了。不是说往三畿四辅移了几十万厢军吗?怎么还有这么多人?”

王珪说道:“有走的就有来的,不过走的都是穷疙瘩,来的都是腰缠万贯而已。”

夫人说道:“听说蜀中在往荆湖移民?只要你过去,一丁发地百亩?相公族人多在华阳,可也是蜀中人士,他们不敢找你,写信给了我,让我打听打听。”

王珪说道:“华阳的地不好吗?干嘛要贪图多那点地?”

“哎哟相公真真是不当家的人!”夫人嗔道:“我都让仲山打听得明白了,荆湖北路如今开整出大片好地,在湘潭,醴陵,潭州之间,乃古楚黔中郡,炎帝陵寝所在,名曰槠洲。”

“仲山来信,说是四通在那里找出了诸多矿藏,且周围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又在湘江边上,有洣、渌、洮、攸诸水之利,算得上一等一的好地方。”

“蜀中族田,除却粮食还有多少余处?仲山说要是迁一些族人去那里,一半种稻米,剩下一半光种棉花和油料,那地里的利益都了不得!”

“你待自家昆弟一向宽厚,但是从来不给他们安排任职,在族中早就颇有怨言。如今上可以身作则,体应诏旨,下可以少换多,周济族亲,却不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儿?!”

“再说此议乃苏明润所起,与相公且无干涉,顺水推舟而已,怎么就行不得了?!”

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苏油的家事

一番话说得王珪都心动不已,点头道:“那等休沐完毕,我去政事堂翻翻荆湖北路的奏章再说,要是可行,我们就先试试。”

夫人嗔道:“你还是相公哩,别事事都丢给蔡持正,搞得他才是首相一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