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奇人卫秧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一百、秦公驷考较李有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李有屋这才接过这师帅的话:“糊涂点好。军人不问这些,只执行军令。”

“是!”众吏应道。“下去吧!按主公令厚待死去军士!厚葬大将军!”李有屋令完,对遵令而去的军吏们不再理会,独自抱着头,坐在地下,守着白虎的遗体沉思。

白虎、景监死,秦稷三人逃,商君要回咸阳难也。秦溪等人,定设好笼子,等商君来钻。现在能救商君的唯有自己了。若自己再一失误,则商君必死。孝公之仇,将无人能报。李有屋想到此处后,就不敢再想,从地下站了起来,为白虎叩首后,就离开了咸阳宫。刚出宫门,一侍郎走来请道:“李将军,主公在中央殿召你!”

李有屋哪敢怠慢,跟在侍郎的身后,去了中央殿。

秦公驷杀了景监后,商君一党在咸阳的就只乘李有屋一人了。杀不杀,很使他棘手。杀吧,这李有屋从不问政事,只知执行上司的命令。人头一落地,秦就——再也找不出能有李有屋之能、之才的将军来了。万一敌国来侵,万一秦溪反,有李有屋在则易也。不杀,对自己又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若他心向商君,只要他反,举国谁能敌?自己的这条命岂不要丧于他手?秦公驷的几个谋臣对此事也断不下来。

这事还得秦公驷自己决定,所以他才召见李有屋。若李有屋忠心为秦,又交出科头军的军权,则不杀并重用之。若他借此提出退隐或出其他托词而不交科头军军权,则杀。

李有屋虽然不知道中央殿已经布满了甲士,劲弩,也不知秦公驷的用意;但他知道秦溪定然不会放过他,来这里就更应小心应付所发生的一切。在拜见主公后,就立于殿中候话。デ毓驷但是一脸担忧的问道:“李将军昨日大病?”

“禀主公!臣听军尉报白将军谋主公命而诛,心力憔悴而病。今醒后,臣又去咸阳宫大殿处置了后事。臣在哪里还痛悼了白大将军和战死的军士!臣为勇士泣:泣这些随臣屡立军功的勇士,没有死在杀敌报国的战场上,反而死在与自家人的搏命之中!我心疼啊,主公!”李有屋一听秦公驷问病,就知道自己的所为秦公驷尽知,也就从实奏禀,以免小主公生疑。

可李有屋的坦诚相告,却让小主公不高兴了。小主公自己准备了半天的弯弯绕,对李有屋竟用不着?于是不满又不甘的揪着嘴说道:“李将军!你倒是老实,竟实言相告。可你知否,若同情反逆,则是要按律同罪的?”

“臣知道。可臣痛惜白大将军为一念之差,毁了一世英名。这乃是亲者痛、仇者快之事,白大将军怎么会如此糊涂呢?主公!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想臣北郊垦荒、少梁之役、安邑之战、西戎擒首、诱俘公子卬、逢泽大会、围大荔、合阳、收复河西,一步步都是白大将军所教也。白大将军死,臣念提扶之情而悼祭!但反逆人尽可诛之。臣若当时在场,也会拔剑击之反逆。国情、亲情两分也。国情重于亲情。臣是军人。军人只知律令。昨晚、今晨,臣不当值,故尽亲情。朝食以后,臣当值,又遵主公令,处置起咸阳宫大殿后事,故只有国情。”李有屋面对秦公驷的诘问,理直气壮的回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