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老还没有说话,但是丁夏就忍不住气愤道。
赵雨笙道:“我并不觉得中医不如西医,但是就目前的状况而言,中医的发展的确落后于西医,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差距还将进一步扩大;并且我认为中西医是不分上下的,两者并不是对立的关系,完全可以中西医结合,相互促进,相互印证。”
丁老闻言突然目光炯炯的看着赵雨笙道:“你的观点很像我的一位族叔,他在津门行医,民国时曾是津门的名医之一,他便主张中西医相互促进,还主持将中医按照西医的体系分类,划分出了内科、妇科、幼科、咽喉口齿科等,并且主持整理中医古籍,去芜存菁。”
说着他有些叹息,又问道:“你为何觉得将来中医的发展会不如西医。”
赵雨笙看着这位老中医道:“难道丁老您自己没有感觉到吗?”
丁老闻言不禁有些悲哀,怎么会感觉不到呢。
“除此之外,我觉得传承也是阻碍中医发展的一大原因。”赵雨笙说道,“中医讲究门派和师承,多是父子相继或者是师徒相传,这样一来,其实传播的范围就缩小了很多,但是西医却不讲究这些,只要读了医学院谁都可以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中医的学习需要不断地积累,在医学的初级阶段,中医的学徒需要花费十几年甚至数十年才算是出师,但是西医却能够依靠各种设备,以及科学系统的教学,让新手医生很快的独当一面。”
第134章 拜师
丁老听了之后沉默良久,道:“选个好日子过来吧。”
赵雨笙闻言大喜。
而高老却道:“选什么好日子,我来之前就看过了,今天就是个好日子,宜搬家、娶亲、收徒,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
丁老拗不过他,只能答应。
赵雨笙喜气洋洋的跪在丁老面前,双手奉茶,道:“师傅请喝茶。”
大家的脸上都很高兴,只有丁夏的脸上,活像是有人欠了他钱不还一样。
丁老接过赵雨笙手里的茶盏,喝了一口,道:“你既然拜我为师,那我的规矩就要同你讲一讲了。”
“请师傅教诲。”
“既然学医,那必然要有一颗父母之心,尤其是我门下以妇科儿科为主,切莫要冷心冷肠,使得病人多受苦难。”
丁老谆谆教导道:“第二,学习医术就意味着要看遍天下不平之事,你要学会克制,有时你逞一时之勇,受苦的却是那些女人和孩子,但是也莫要是非不分,黑白不辩。”
“第三,切不可用我教你的医术去做恶事。”
“雨笙谨记师傅教诲。”
对于第一和第三点,赵雨笙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第二点,她还不太懂,也许在她以后漫长的行医生涯中会渐渐的明白丁老现在说的这句话。
“起来吧。”
丁老点点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