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March(完)
三个4?秃头男子惊讶地抬头。
他耸了耸肩:换我我就直接叫停了大黄,你觉得呢?他凑近显示屏旁的摄像头。
显示屏上很快显示出四个1的字样。
秃头男子皱了皱眉:你确定吗,大黄?
沈兴波翻了个白眼:你认真的吗?征求AI的意见,你不会真的觉得他会听你的然后改答案吧?
话音刚落,显示屏上的字样就变了:叫停。
沈兴波还有半句话卡在嗓子眼里,差点没把他憋死。然而秃头男子反而更加不确定了,他看上去像是受到了惊吓,直起身拍了显示屏好几下。
兄弟,大黄,你没事吧??秃头男子略带忧虑的叫喊声回荡在房间里,林关涛看着他上窜下跳拍打显示屏,手里捏着纸币一阵无语。
叫停。显示屏上的字眼不为所动,一变没变。
好吧秃头男子犹豫着喊出,叫停。
他摊开手上的钱,号码里一个四都没有,林关涛摆开手上的纸币,非常令人惊讶地是
WY44444038。
卧槽。沈兴波直接叫出了声。
他本来是半趴在桌子旁观战的,手肘拄着桌面,手握成拳,撑着自己的脑袋,现在直接蹦了起来,他欢呼一声,举起手想要击掌,却发现林关涛根本没站起来,只好收回了手,简单地耶了一声,还耶得很犹豫。
所以所以,我们是赢了是吗?他摩拳擦掌,紧张又激动地问。
是吧秃头男子还难掩震惊,下意识地回答。
谁跟你我们?林关涛抬头看了他一眼。
沈兴波噎住了。
???
我好歹提供了钱!还有思路!
他悲愤欲绝地大喊。
那也是我赢的。林关涛非常坚定地说。
.
好的观众朋友们,现在让我给你们介绍本节目的通关奖励,这是个崭新的环节,我相信你们都没见过吧,虽然这个奖励从节目最开始就定了下来,但是,从来没有,我是说,从来,没有,一组嘉宾成功通关过,今天,它终于迎来了它命中注定的主人!
让我们掌声欢迎林!关!涛!和他的奖励!
彩虹大东老师挥舞着他的小马,激动地对着镜头大喊,他身后,黎鸣比他更激动,一边鼓掌一边喜极而泣,沈兴波冷漠地插兜靠在墙边,其他人的反应则介于他们两者之间。
镜头转向迷宫出口,这是林关涛通关后黎鸣在的位置,就是那个他抽筋了的水池,为了照顾多灾多难的他,也为了让林关涛戏剧化地出场,节目的颁奖环节就被设置在了这个位置。
咔啦啦咔啦啦
沈兴波疑惑地直起身这什么声音?听起来有点像车轮碾过的声音,节目组送了林关涛一辆车?这也太大方了吧好像也不算很大方,有赞助的,不过这车开的是有多慢
随着车轮碾过石块的声音越来越重,终于看见了转角处露出了一个头。
唔
这是沈兴波。
哇
这是黎鸣。
这是林关涛。
林关涛的奖励缓缓从转角驶出,露出了全貌,除了黎鸣,其他人都露出了瞠目结舌的神情。
因为那是一辆镶钻的南瓜马车。
林关涛看上去冷漠又冷漠,钻石在阳光下的反光照进他眼睛里,看上去像是他双眼在放射寒光一般,唯一能阻止他中途跳车的理由是,胖胖的导演也在车上,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死死地拉住了林关涛的手。
噗嗤。沈兴波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他绕着南瓜车走了两圈。
还好不是我赢了。他把手搭在车门上,笑着对林关涛说。
林关涛向他转过来,略带嘲讽地开口:但是赢家还是我。
导演已经下车了,车上扯车下只有两个人,甚至连摄像和主持人都离他们有一段距离,沈兴波微微抬着头,笑着看林关涛,林关涛没笑,但是也专注地看着沈兴波,单手撑着扶手,身体微微朝沈兴波那边倾,闪光模糊了他的神情,让他看上去没那么冷漠或嘲讽了。
不远处从头忧郁到尾的谢易精准地get到了这个构图的美妙之处,立刻打起了精神,掏出了相机话题他都想好了,和开拍前的那张图一起。
#林关涛沈兴波携手闯关喜提婚车#
.
参加完《March!》之后,节目播出还要一段时间,而《灼海》的首映就要开始了。
放映厅的灯光亮起的时候,全场人的眼睛都是红的。
老王啊老王你还是牛逼。王齐一边擦眼屎一边拍着王谆魏的背,两个人一块往外走去。王齐就是王谆魏被称为大王导的原因,王齐,就是那个小王导。
还可以吧。王谆魏摸摸自己的肚皮,和善地笑了。
王齐翻了个白眼:你这叫还可以,别人还干不干活。
你的剧本写的咋样了?王谆魏朝记者扎堆的地方挥了挥手,一边微笑一边问。
王齐叹了口气:还在删。
王谆魏皱了皱眉:你都改了几次了?
王齐挠了挠头:快了快了。
他看王谆魏一副不赞同的样子,又重复了两次:快了,真的快了
小沈!小林!王谆魏突然看见林关涛和沈兴波从前面走过,顺口就把两人喊住了。
来,王导,认识的吧。
王导您好。
王导好。
沈兴波和林关涛先后伸出手,王齐是个一点架子没有的中年人,虽然面带愁苦,还是笑着和两人握了手。
我很喜欢你们的表演,后生可畏啊。王齐笑着对他们俩说。
作者有话要说:说好的加更来了,但是有点短23333
不要太在意上章写了啥,我自己也不知道,中心思想是两位老师很帅就对了
断章有点奇怪,是因为我在赶榜
第32章首映
王齐与王谆魏并称大小王,两人的际遇却大不相同。
王谆魏低产,但只要他出电影,便必然风头一时无两,他的处女作是一整代人的白月光,真真正正的雅俗共赏,票房大爆的同时也铁板钉钉地进了影史。后来他一直保持着五六年一部电影的节奏,不知道多少人捧着钱求他拍片。
王齐的运气就没那么好了。
他的出道作同样惊艳,但是他有那么点强迫症,在那个大家都还在用胶卷的时代,他的成本控制可谓是教科书般的反例教材,但那部电影还是赚了的,悲剧发生在下一部,下一部是他的封神作《山海》,大投资,大制作,被投资商寄予厚望,拍得很好,可以说从导演到演员到工作人员都奉献了他们职业生涯中最好的表现,每次提到经典电影都绕不开这部,但是却扑得血本无归,还是后来靠卖碟卖了十几年才回本的。经此一役,王齐痛定思通,一定要控制成本。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