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近年底朝政越是繁忙,六部所有人员几乎都忙得脚不沾地,他自然也有堆积如山的折子要处理。正要开口跟儿子说若无事就回去继续读书,却见胤礽欲言又止。
“有什么话就说。”康熙沉声道。
胤礽思索了一下,还是直言:“汗阿玛,儿臣虽不大看的懂具体意思,但这账目上,前几月的数字和后来相差甚远。虽说可能是生意不好,但差这么大,会不会还有其他缘故?”
“除了京城,其他各地商铺皆是利润微薄”康熙下笔未停,“想来是下头人经营不善。等过了年朕再派人去严查。”
事关国库军费,他自然要详细探查原因。
胤礽没再多说什么,既然他汗阿玛心里有数,他就没什么可不放心的了。
说是过年,但是康熙还是在年前就抽派了人手,去各地详查。
十一月十五,密探们回报,朝廷所开的铺子生意刚开始不错,但不知为何,各地商人联合起来与朝廷由对,极力把物价往下压。百姓在物价的诱惑下,纷纷倒戈,于是皇家供销社的生意岌岌可危。
康熙得到密报,第一反应便是此事应该不是表面那么简单。有皇室名义保驾护航,商人为逐利赶在暗地里使些手段也罢,明面上也不会如此大胆针对。
肯定有他不知的缘故。
于是他又继续叫人详查,强调要从这些富商的家事和关系各个层面入手。
半个月后,康熙得到消息,原来商人愤慨不仅是为了朝廷插手经商,还是因为去年科举考试,他们的孩子在乡试阶段就被以不同的方式刷了下来。
各地富商皆以为自己被朝廷戏耍了。
百姓都说民不与官斗,他们因常年逐利更是懂得其中道理,所以才让自己强压下了不满。
但是朝廷又插手经商,正好压住了他们的底线。利益被夺子孙后代又上进无望,富商几乎都以为自己要被赶尽杀绝,于是所有的忍耐就一起爆发了。
这事原因查出了,怎么处置当然是第一要务。
康熙在早朝时说起密探查到的情况,当即大发雷霆。商籍上进之路如何被阻倒不是他生气的主要原因,他气的下面的官员欺上瞒下,又各自勾结,以至于影响朝廷筹措军费的大计。
朝臣们也很震惊,他们当初虽然反对商籍参加科举,但还真没敢在这上面动过什么心思,毕竟大家都是京官,有的时候真的犯不上。
站在大殿最后的官员小声感慨,果然天高皇帝远,真没有地方官不敢干的事儿啊。然后就被身边的同僚捅了一下,示意他声音再小点。这官员当即禁声,再不敢说下去。
康熙发完了一通火,便准备下明旨,要把各省涉事官员全部处罚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