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你们家离隔壁镇子也不远, 就两边镇子一起卖,可能卖得更好,”杨继西想到三道沟去隔壁镇子的距离说,“但是第一次卖的时候, 咱们少做点, 看看情况, 再决定第二次的量。”
侯长亮连连点头, 满眼期盼地看着杨继西:“我都记在脑子里了!”
见此杨继西又说:“最好固定在一处位置卖, 而且别人买的时候,一定要跟对方说一下自己的招牌。”
“招牌?”
侯长亮挠头, “我们没有招牌诶。”
“咋没有啊,”谭佳雨听到他们的话后,凑过来道, “侯家米糖,不就是个招牌了吗?”
再加上我们是三道沟侯家卖米糖的, 那就更有定位了!
“这个不错, ”杨继西点头, “而且在生产队也能卖,我们家铺子虽然在镇上, 但家里也是放着盐啥的,就是为了方便队里的人。”
毕竟为了买一袋盐跑去镇上,那也是费腿的。
说着说着, 就说起各自生产队的路了。
“你们队里的路还好, 大路就在生产队外面没有多远的地方,就是拖拉机柴油机啥的过来也行, 可我们三道沟就不成了。”
侯长亮两只手比画了一下, “就说从幸福镇这边回我们三道沟那, 大路就到老马沟岔路口过去一点,小路到我们生产队,还有一个多小时呢。”
“这家里有点急事啥的,板车和牛车都用不了。”这个谭佳雨深有体会,当初侯长亮上门求亲的时候,谭家其实对他们队里的路况也有过考虑,不过最后还是觉得人比生活环境要重要些。
“我听隔壁的王大嫂说,石永洞那边已经开始修大路了,好几个生产队跟前都通了路呢。”
孙桂芳也过来了,一边说一边在杨继西身旁坐下说。
“王大哥是邮递员,他每天在各个生产队跑,看得多,知道的也多。”杨继西解释了一下。
“也不知道我们啥时候可以修路。”侯长亮感慨道。
前几天还在和侯长亮夫妇谈修路的事儿呢,今儿杨继西刚准备带葱头出去溜达一圈,就听见让大伙儿开会的铜锣声。
杨继西蹲下身,摸了摸葱头的狗头:“回来带你去玩儿。”
葱头蹭了蹭他的手心,乖巧地趴在院门后继续睡觉。
队长开会说的是修路的事儿,现在秋收完了,地里的活儿也没那么繁重,承包地的粮食也称过了,所以得闲的人还挺多。
“咱们门前的路就差那么一点就全是直通镇上的大路了,大家伙儿努把力,咱们把这大路直接修到生产队门口,那咱们去镇上不就更方便了。”
晒坝上,队长站在最前面大声说道。
“再说每年秋收和卖菜啥的,我们都得把东西背到大路那边去,人家的货车在那等着,要是把路修好,那我们就不用那么费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