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已经命江南那边的粮行大管事尽快收集民间的存粮,这批存粮也将在本月底之前运到京畿附近——总数大约有三十万石左右。”水宪说得平静,但是他是巨贾王公,一出手便与别人不同。
“所以我们总共有四十五万石粮食,底气够足的了。”水宪一面说,一面食指在棋盘上轻轻点着,仿佛在计算着什么。“与京城那些不可一世的粮行老板,或许可以一战。”
所谓“一战”,自然是开仓平价放粮,就算是对方来收,也让对方尽管收,只要将对方手中的头寸挤爆,让对方无法再继续收,甚至不得不跟着降价的时候,这京城里的粮价就可以平抑下来了。
“只是我一直在想,有什么别的四两拨千斤的办法,能够兵不血刃,逼对手把他们的粮乖乖地都吐出来。”
水宪的指尖继续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一直未停,显然也还未想到什么特别好的办法。
“这不,办法还没想出来,上门兴师问罪的反倒先来了。”水宪望着贾放如是说,贾放只能不好意思地笑笑。
“不过这次南方送来的米粮,有一个问题,我还没有想好该如何处理。这三十万石存粮之中,应该有很大一部分是陈米。”水宪想起这一茬儿,忍不住皱起了眉头,“陈米拿到市面上,降价是理所当然的,但我怕其他几个粮行,故意拿这事儿大做文章。”
敢情跟贾放的处境是一样的,手里有粮,但是陈粮——不过话说回来,新米总是会变成陈粮的,现在青黄不接的时候,谁手上还那么多新米不成?
夫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这梧竹幽居里坐着的三个人都不喜欢陈米的那股霉味儿,自然也都不希望受灾的百姓也被迫忍受。
贾放则想起了他心里那个模模糊糊的念头——算起来,占城稻收获的时间应该快到了,到时他将桃源村的粮食运出来,就既有陈粮,又有新粮。
那些荣府的小厮当初是怎么说的来着?将陈米和新米掺在一起煮饭,末了还拌上一勺猪油?
正想着,贾放双眼一亮——
他想起来了!
桃源村。
贾放背上背着个包袱,从贤良祠里出来,朝桃源村中大喊:“大伙儿还好吗?我贾三郊游回来啦!”
可不是郊游回来么?他不仅春风满面,而且背上还背着老大的一个包袱,方方正正,满载而归。
桃源村里的人都迎了出来。陶村长最为热情:“哟,贾三爷,您这是去哪儿,得了这样好东西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