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姐,你看看要不要直接去找贾三爷,在他那儿兑一两银子出来?”
那庞姐想了想,说:“我看没这必要,毕竟咱还得用这钱去采买材料。村里人把米粮菜蔬送到咱这儿,用那一整锭的银子也不好使。”
老邢家的便道:“看起来这些花纸,竟真的比银子好使。”
庞姐说:“也比铜钱好使,一吊钱老重的。用这花纸就只是轻飘飘的一叠。”
一旁听着的王二郎没忘了贾放交给他的“推广”重任,连忙道:“庞姐,别总花纸花纸的了,这叫‘流通券’。”
庞姐“嗯”了一声,道:“好吧,流通券。”
老邢家的又问:“你这花……流通券,要是去采买的时候别家不认怎么办?”
庞姐:“别家不认我就给铜钱,总不能强迫旁人收这种……券。咱们收多了这券,花不出去的时候,再去找贾三爷,换回白花花的银子。”
庞姐说完没忘了补一句:“但他们迟早得发觉这东西的好处。我猜以后那,除了去邻近集上,咱们也就不用带那么多铜钱了,最多带几个当零钱。”
老邢家的跟着点头:“我听贾三爷也是这个意思。”
几个女人商量完了,一起感慨:“早些时候没赶上分那些地,毕竟家里没那一亩能种三百斤的庄稼把式——现在谁想到,开这食堂赚的钱,比种地要多得多了。”
“是啊,还比种地拿钱拿得早。分了地的那几家,钱都还没影儿呢!”
王二郎认得这几个三村的女人,知道都是家里顶梁柱身子骨不太好,或者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他好像有点儿理解前次贾三爷鼓励大家“以己之长”“创业”的好处了。
“嗨,话是怎么说,但是现在做什么不赚钱那——贾三爷发了一笔安家费,又借钱给咱盖房子,现在家家户户都盖,哪怕是去给人搭把手搬两块砖,也能到手几个小钱。谁家都不愁没活干。反正冬闲这阵子且能对付过去。”
“是呀,以前还愁这铜钱不够用,给人是去白帮忙,现在这不,有流通券用了。”
“我还听说啊,以后咱们桃源寨这么多人,就不用上邻镇去赶集了,直接的——初一十五,在咱们桃源寨设集。外头人要来,也得用咱的花……流通券!”
“外头人也用?”
“对,”庞姐很有把握地说,“外头人来跟咱们交易,也用流通券,最多就在离村的时候一口气都换成铜钱。”
王二郎突然激动地插嘴,说:“对……如果他们嫌费事儿,懒得兑换这流通券,只管把这流通券留着下次再用,这流通券,岂不就是推广到外村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