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潜农在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94章 大节(2)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赵文乐一笑,挥手道:“这个多虑了,振华是高中毕业,又是东湾村最年轻的党员,做个村干部还不容易?实在不行,我去乡里给振华介绍介绍,也没大问题吧?”

赵成海又激动起来,连连点头:“朝中无人不做官,都靠二老头照顾振华。”

赵文乐摇头一笑:“村干部也不算官,只是锻炼、学习。能不能做村干部,主要还是靠振华自己,我最多就是把振华介绍给河东镇的乡领导们,也不算什么照顾。”

赵成海端杯敬酒:“二老头肯定是照顾振华和我们全家的,我们都明白!亲为亲,邻为邻,包老爷也维护庐州城!”

包老爷说的是包拯,庐州城说的是合淝。包拯的家乡,就在合淝北乡,出生地距离东湾村不过三十公里。

除了包拯之外,这里也是李鸿章的故乡。在东湾村向北三里路外,原来就有一座李鸿章享堂,后来因为扩建东湾水库,被拆除了。

包拯和李鸿章都是名人,所以经常被家乡人提起。

赵文乐呵呵地笑,继续喝酒。

话题,又转移到了郑怀亮的身上。

振华说道:“我觉得郑怀亮是个很好的干部和党员,乡里这样对待他,不公正。”

赵文乐说道:“关于郑怀亮的事,我等会和你单独聊聊。”

振华点头。

吃了饭以后,赵文乐走进了振华的卧房,打量着老夫子的那副书法作品。

“老夫子写给我的。”振华笑道。

“晴耕雨读,不错不错……”赵文乐点点头,又看着振华说道:“这四个字里面,除了耕与读之外,还有另一层意思,不知道振华有没有看出来?”

振华想了想,摇头表示不知。

赵文乐背着手,说道:“我觉得,这四个字之中,有韬光养晦的意思。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读书,是为了后来的发展做准备。你觉得呢?”

振华明白过来:“原来二爷爷说的是这个,没错,老夫子当时也拿诸葛亮做了比方,说‘寄傲于琴书以待天时’。”

赵文乐点头:“你明白就好,安下心,一步一步慢慢来吧。”

振华心里叹气,口中说道:“已经安心了,前年才从学校回来,还有些胡思乱想。现在什么都不想,只想把家里的日子过好。”

“什么都不想,也不对,该想的还要想!”赵文乐笑了笑,正色说道:“我们说说郑怀亮吧。你说他是个好干部,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郑怀亮在工作方面,也有显而易见的不足之处。”

振华点头,想听听赵文乐对郑怀亮的评价。

赵文乐说道:“郑怀亮这个人,大节不亏。但是他的工作不足,在于行动力不足。很多事情,他只能坐而论道,不能起而行之。比方说科学种田科学养猪,他自己是党员干部,为什么不能带头示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