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的安排,算不上无懈可击,若是副将查他的通关文牒,便会发现那上面压根一个印信都没有。
也就是说这一路上张仪都用了同样的手段,光是打赏的银子就有数百两。
两个人就是这样不动声色的进入了郢都,赵弋牵着马,穿梭于来往的人流,轻声道:“相国大人,那守门的副将如此昏聩,看不出我们有问题?”
“其实他早就看出我们有问题。”
张仪暗自做出了判断,回头看了看城墙,冷声道:“当我给他银子的时候,他就更加肯定自己的推断,可是心底的良知没盖过仅有的诱惑。”
张仪一扭头,却发现浓眉宽脸的赵弋正在冲他微笑:“大人对社交真是了如指掌。”
呃.社交是个什么姿势?
其实张仪来郢都已经有几次了,甚至未在秦国入相之前,也曾在楚国待过,故而积累了广阔的人脉。
所以举货质库、租房寻人、诉讼关说之类的,张仪总能找到合适的人。
郢都繁华。
这种繁华的方式与咸阳不一样,秦国北方人居多,做生意喜欢借助大嗓门。
而郢都百姓,则是更为文雅一些,都轻声细语,做出来的东西,也较咸阳更加细腻。
“花褪残阳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穿街过巷,赵弋竟无意间听到郢都的孩子们嘴里念念叨叨,待到听得清清楚楚,才知道是秦国的诗。
“相国大人,他们怎么会这些?”
赵弋倒抽一口冷气。
张仪从街头买来两张热乎乎的面饼,然后递过去一张给赵弋,一粒粒油量的大芝麻香气扑鼻。
赵弋深吸一口气,接过面饼撕咬起来,张仪这才不疾不徐的道:“文化是没办法封存的,楚国的孩子们会背诵我秦国的诗,足以证明我王的影响力。”
说话之间,赵弋已经将那张面饼全部塞进肚子,还在舔着手上芝麻,笑着道:“真香!”
“吃货!”
张仪笑骂道。
两个人找了一家普通的客栈下榻,既然是偷偷前来,做起事情便不必太过张扬。
一切安顿妥当,天色已晚,郢都夜市方起。
“赵弋,你第一次来郢都,很多情况都不了解,不如我带你去转转?”
“好啊!”
赵弋一口答应下来,除了秦国,他对于他国的风土人情真的十分好奇。
两个人出了客栈,迎面是一个宽阔的十字路口,东西南北四条街巷横亘。
两侧皆是店铺行肆,有绢布店、铁器店、瓷器店、珠宝店、乐器店等等,数不胜数,一应俱全。
此时夜市刚刚兴起,各家铺子已经把幌子都高高悬挂出来,旌旗接天连日,飘荡在巷子上空。
除此之外,沿街还有许多小吃,支持吃饭、玩乐、谈生意等等行为。
张仪一边走着,一遍为赵弋热情的介绍着郢都的掌故,赵弋则是全程兴奋的边听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