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和屈原刚刚回府,便有宦官前来传命,说是王上召见,即刻入宫。
两个人差点炸了!咋回事?
刚出章华台,又去章华台,大王,我们是楚国的大臣,不是查水表的!垂垂而暮的昭阳回来便气喘吁吁,再次走到章华台的宫墙之下有些上气不接下气。
“令尹大人,大王唱的这是哪一出啊?”
本来楚怀王在屈原眼中像是个透明人一样,但今日这么一操作,倒是让他看不明白了。
什么鬼?
昭阳负手苦笑,高大的城墙之下连影子也被遮挡起来:“估计啊,是有佞臣谏言,大王主意不定哦。”
“—――”这种事也可以出尔反尔的?
如此朝令夕改,会削减军队士气。
一来二去,众人都知道你是个善变的国君,未来还会有人为你拼命?
屈原摇了摇头,也是苦笑道:“无妨的,好事多磨!”
两个人一前一后来到章华台,见到的楚怀王却仿佛换了一副面庞一样。
不再处之泰然,而更像热锅上的蚂蚁。
“令尹大人,大军开拔没有?”
昭阳站定,抬头,轻声道:“尚未来得及去传命,不知道大王再传我和左徒,可有吩咐?”
楚怀王像是捡了个大便宜一般:“没开拔最好,令尹、左徒,告诉景翠,大军不动,寡人决定不攻秦了。”
“—――”卧槽,大王我是不是听错了?
刚才你还雄心壮志,不扫平秦国誓不罢休,现在又告诉我们不出兵了。
你当军令是下棋?
撤回军令就像悔棋一般简单?
“大王为何有此决定?
楚国上下一心,粮草、器械,都已准备妥当,这个时候三军不动,这不是开玩笑嘛?”
“那也总比战败了强!”
楚怀王一屁股坐在王座之上,不敢用目光直视屈原和昭阳。
屈原语气平和道:“大王为何会觉得一定会败?
齐楚两国合兵,还打不过一个秦国?”
“这其中细节,令尹大人和左徒大人没想到,但寡人却心知肚明。”
这句话倒是把屈原和昭阳逗笑了,你要是真能有真知灼见,你就不是楚怀王了。
“微臣惶恐,还请大王不吝赐教。”
屈原步步紧逼。
熊槐倒是没说屈原公报私仇,而是将楚国背信弃义的坏处重新转述一遍。
只是在靳尚的话语之上,加了只言片语的点缀,将结果夸大。
“这些话,是有人教王上说的吧?”
楚廷奸臣当道,臣子与臣子之间没有信任,往往因为个人利益而不顾国家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