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九十年代的广大普通人来说,似乎信息科技仍然离人们的生活有些远。
虽然电子芯片、半导体技术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要说信息科技行业具有多么大的影响力,对于媒体的关注度上来说也不太能反映出来。
各种新闻媒体、财经杂志上面,大家关注的还是三菱、三井,通用、福特,埃克森美孚和壳牌这种超乎寻常巨大的跨国企业。半导体产业里唯一能够上个席面的,大概也就是att和ibm这两家百年老字号了。
如果环顾终端的家庭消费场景,九十年代初的个人电脑仍然还是某种发烧友才会选择的奢侈品,电视机里的显像管也不需要多么高端的电子技术,至于说冰箱、空调、洗衣机之类的白电,在人们的认识里更多的还是属于制造业范畴。
半导体产业里面能打的双花红棍们,诸如摩托罗拉、英特尔、美光,德仪和意法这些半导体产业集团,在世界五百强的排名里其实还都是个弟弟。
这些半导体产业里的明星选手们,为人们所关注的也都是芯片性能、价格、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等方面。至于说芯片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前道工序和后道工序、封装和测试有什么区别?这些专业知识哪怕三十年后,恐怕都还是只有少数人才知道的专业知识。
而在芯片产业中哪个是核心技术?恐怕这个世界上99%的人都说不出来。
光刻机是个什么东西?它很重要吗?它会对普通人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或者比较关注经济的人也会问,这是个多大规模的产业?它的市值是多少?它有哪些知名企业,它是哪些基本面的组成部分?它的波动能影响多大的市场?
答案是很明确的,它对普通人的生活没有直接影响,光刻机全球市场每年大概只有二三十亿美元,知名企业里佳能和尼康倒是有些知名度,至于说从飞利浦独立出来的asml在终端消费市场根本就是默默无闻。
你要说光刻机有什么广阔的市场前景吗?很遗憾的是,光刻机产业实际上是一个大包袱。asml虽然在未来几乎独享整个市场,但在研发新一代极紫外光刻机(euv)技术的时候,还是要向下游产业大量出售自己的股份,以筹得所需要的资金。
这就是个入不敷出,并且严重被下游产业所控制的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从财经行业来看,大概这种产业根本没有投资的意义。
但是事实上,情况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新科集团达成突破的三项技术,沉浸式投影虽然只是个思路问题,但这其中也涉及到光刻机的光源问题,193纳米波长的准分子激光是超过九十年代光刻技术范畴的。但是好在中国激光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数一数二,这方面竟然没有形成太大的阻碍。
而沉浸式光刻的关键则在于折射之后的定位技术、工作台设计、纯水工作循环、投影修正等诸多问题,由此又涉及到了磁悬浮工作台技术,只有从气悬浮到磁悬浮工作台的进步,才能为沉浸式投影提供足够的精度和稳定性,二次曝光则通过多次重叠曝光的方式增强了沉浸式光刻技术的上限、提升了成品率和降低了技术实现的难度,最终形成了一整个的技术体系。
而一旦形成所谓的技术体系,那么也就是说沉浸式光刻成为了光刻技术发展路线上,无法逾越的一条必经之路。
在相关专利的有效期限之内,也就是说未来三十年时间里,如果国际半导体行业不带中国玩了,那大家就得一拍两散,都没得玩。按照现行的光刻技术路线来说,不采用沉浸式光刻技术,那么半导体产业很可能在0.18微米工艺上止步不前。
换句话说,摩尔定律能否在2000年以后继续实现,全看巴统委员会要怎么选择了。
半导体产业在九十年代初虽然没有成为世界经济支柱,但克林顿已经制定了基于半导体产业、信息网络等一系列新经济政策,并将其作为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世界范围内,信息产业虽然还不及能源、汽车和金融等旧日巨头,可增长指数却独领风骚。
传统通信业、寻呼和无线通信,自动化控制、电子仪器仪表、电子娱乐和功率半导体,还有更多几乎数不清的集成电路技术正在应用于普通人的生活场景之中。它们虽然看不到,但是确实正在深刻的改变整个人类社会。
不管是华尔街还是伦敦金融城,从巴黎到瑞士,从东京到新加坡,各国都在着手进行半导体产业布局。这个时候新科发表了这样的宣言,又怎么可能不被各国所重视?
而实际上这条新闻究竟是因何而起,大家心里都一清二楚。
香江晶圆厂原本是新科追踪国际先进半导体技术的窗口,结果英国人不知道脑袋怎么抽了似的去摸了老虎屁股。新科采用沉浸式技术已经有不短时间了,之前也许有技术还不成熟的因素,可也一直是比较低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