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妙仪说道:“当年起因是金华知府栾凤和外祖父有了摩擦,说外祖父手下的王总管和糜千户走私货物,出卖情报给张士诚。皇上下令杀了他们,并且将两人的头颅悬挂在外祖父的军帐里,外祖父大怒,骂皇上昏聩,皇上大怒,才会派手下参将李梦庚接手外祖父的兵权。外祖父在帅印交接的宴会上,杀了知府栾凤和他的夫人。他们夫妻虽然已经死了,但是儿女都在苏州城,我们去寻访他们,看能否问出一些往事。”
徐妙仪对着毛骧点点头,说道“当然了,短时间要找到栾家的后人,这需要毛千户的帮忙。”
其实毛骧跟着,也并非全是阻力,有时候还能行个方便。毛骧通过关系很快得到了栾家后人的住址,将纸条递给徐妙仪,问道:“你说那家银楼在那里?”
居然真的要亲手去给宋秀儿挑头面首饰!
得到地址的徐妙仪巴不得“过河拆桥”呢,指明了方向,“……你快去,再晚人家家就打烊了。”
毛骧一笑,指着腰间的令牌说道:“不要紧,打烊了也能叫店家开门。”
徐妙仪有些替宋秀儿高兴,毛骧虽然有时候凶一些,但是他对宋秀儿是用了心的,没想到习武之人动起情来,比起文人还要温柔仔细呢。
比如燕王朱棣,他就能觉察到我的心结,带着我去旧州黄册库看卷宗——不行!怎么又想起他了!
办正事要紧!徐妙仪努力将杂念抛开,飞身上马,对朱守谦说道:“表哥,我们去找栾家后人。”
栾凤生前贵为知府,夫妇都死在叛贼谢再兴剑下,本以为他的后人会倍受体恤厚待,生活无忧,可是当徐妙仪和朱守谦找到了栾家大宅,门口的牌子却换成了“沈宅”。
看门的大爷说道:“栾家?他们家早就没落了,欠了一屁股帐,将这座宅子抵押出去,被我们老爷买下来了。”
居然连宅子都没保下来?徐妙仪觉得奇怪,“那您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看门大爷说道:“举家借住寺庙的房子,挑灯夜读,想要考科举出人头地,重振栾家的名声呢。”
☆、第95章 桑扈裸行
昔日知府的子女,居然沦落到借居寺庙的地步?徐妙仪和朱守谦都有些难以置信,心中疑云更多了。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是唐朝就兴建的古刹,香火鼎盛,唐朝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这座古刹通过诗歌广为人知。
天已经黑了,突然之间连徐徐晚风都停住了,乌云遮月,徐妙仪看了看天色,对朱守谦的护卫统领胡重七说道:“今晚会有大雨,我们在寒山寺住下,明日一早回船,你去驿站和毛骧他们打声招呼。”
徐妙仪知道胡重七是明教的人,她是故意支开他。
胡重七有些犹豫,“可是徐大小姐和靖江王没有护卫怎么行?”
徐妙仪指了指腰间的匕首,“我和表哥都会武的,会自己保护自己,再说寒山寺是千年古刹,又不是荒郊野外,不会有什么事的。你快回驿站吧,否则我二哥他们见我彻夜不归,肯定会担心的。”
“这……”胡重七看了看朱守谦。毕竟这位才是他的正主。
朱守谦点头说道:“去吧。”
胡重七拍马离开了,天空亮起了一道闪电!将整个寒山寺照得如同白昼般,连塔顶的琉璃瓦都纤毫毕现,只是那么一瞬间,又陷入了一片黑暗,像是被怪兽吞噬干净了,仿佛刚才的寒山寺只是幻觉。
随后“轰隆”一声,黄豆大的雨点就那么触不及防的落下来。朱守谦张开宽大的袍袖,将徐妙仪罩在怀中,还牵着两匹马,走到寺庙廊下,重重的拍着庙门。
咚咚咚!
一个老年知客僧开了门,见徐妙仪和朱守谦气质不凡,衣饰华贵,晓得来了两个出手阔绰的香客,双手合十,“阿弥陀佛,两位施主可是来避雨的?请往这边禅房请。”
徐妙仪在市井多年,精通人情世故,爽快了捐了五十两银子,才说起了正事,“我们兄弟两今天一来是避雨的,二来是寻访故人。”徐妙仪出行都是穿着男装。
雷雨天来了两个财神爷,知客僧忙问道:“请问施主寻访何人?”
徐妙仪问道:“听说栾家姐弟寄居在此?栾家本是官宦人家,为何如此落魄?”
知客僧面有惋惜之色,说道:“唉,栾家世代书香,家里出过知府高官呢,可惜死于非命,家世尚在,偏偏叔伯们都是不争气的,家产败了个精光,举家回到老家桐城守着祖传几亩薄田度日了,栾家姐弟被叔伯们排挤,连活命半亩地都分不到。就在寒山寺寄居住下,栾八郎刻苦读书,明年春天要考秀才,在杭州的,只有他姐姐在寒山寺。”
徐妙仪推算着年龄,“栾家小姐还没出嫁?”按照生辰年岁,栾小姐应该三十出头了。
知客僧深深叹了口气,“您还不知道吧?栾小姐有些疯癫,谁敢娶她?好在她人虽然疯了,但是有一副好丹青,我们寒山寺藏的古画佛像都是她修补的。正因如此,我们主持给了栾八郎书院的束脩和赶考的银两,还雇了两个婆子照顾栾小姐。”